这几天看《巴黎圣母院》有种怀疑人生的感觉,突然觉得之前看的《哈姆雷特》有意思多了,尽管情节夸张,但至少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特色。这么想来,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位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和她的山羊。
细细想想,之所以更倾向于《哈姆雷特》有以下几点。首先,它是莎士比亚笔下创作的最长一部戏剧。戏剧嘛,自然语言有着强烈的表现力,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作者的语言描写,都让我更有读下去的欲望。而后者大多是陈述性的语言。尤其里面有一卷对西方建筑的介绍,以及对巴黎圣母院三个组成部分:大学城,老城和新城区的介绍,对于这些我的确提不上兴致。我想我还是偏向于读故事,而不是看说明。第二,《哈姆雷特》里面的人物相对较少,且关系紧密,紧紧围绕着哈姆雷特,他的父亲,叔父,心爱的女孩,母亲,以及女孩的父亲和哥哥这些人物来写他的复仇之路,体现他的自我矛盾,反映这个时代的悲剧。而后者则有着很多形态各异的角色,配角较多且每个名字很长,郁闷的是作者笔下用的都是全称。第三,从两本书的结构来看,前者按照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时空顺序铺开每一幕戏剧。而后者在行文中颇喜欢用补叙写法来介绍,补充说明其中提到的某个东西。作者本意是为了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写的内容。但我个人认为,补叙次数较多且篇幅太长其实并不方便作者阅读,反而会让我看完补叙后忘了作者之前说的内容,看起来会有些费力呢。
以上是目前在我还没有把《巴黎圣母院》一半读完的情况下,与自己看的前一本书的比较。对于每一本世界名著,都要怀着虔诚的心去读,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现实。我知道,自己一边欣赏一边吐槽,不理解作者这么写的用意,其实是因为自己文学涵养不够,以及自己阅读的口味偏差。不能总是随着自己的喜好去读自己偏爱的张爱玲,林徽因以及散文系列的书。只有品尝了酸甜苦辣后方真正懂得清水的弥足珍贵,阅读亦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