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果妈妈(转)
最近看了一个让值得所有家长深思的家庭教育短片,《听听孩子的心声》。
短片中分别介绍了好几个孩子在面对父母的教育时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短片里面有一个女孩,爸爸一直陪在她的身边督促她学习,而爸爸自己本身却在一旁玩着手机。
有一个小男孩,爸爸老教育他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自己每天都在家里喝得酩酊大醉,颓废不堪。
有一对夫妻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与别人相处,但两人每天却老为小事吵个不停。
还有一位妈妈,答应了孩子第二天陪孩子去锻炼,最终却完全把这件事抛诸脑后。
父母是否觉得这些情景似曾相识?你是否也曾对自己的孩子做过同样的事情?
都知道改变自己太难,动动嘴要求孩子很简单。我这辈子已经这样了,过日子么,剩下的就是吃喝拉撒玩手机,但我一定要让孩子努力突破阶层。
父母往往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却不去反省自己的很多行为在孩子面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言传身教,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很多父母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为孩子找最好的学校,为孩子请最好的老师,为的只是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不可否认,学校的确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可是父母可曾想过,父母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你呈现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孩子日后就会随之变成什么样的人。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的世界也很单纯,对于父母的行为,他们不会分辨是好还是不好,有时候父母无意识的一举一动,其实很有可能已经在孩子面前埋下了美好的或者祸害的根。因此,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教育好孩子,首先父母最该做的就是真正的陪伴孩子。
陪伴胜过任何东西。就拿上面爸爸玩手机的例子来讲,明明爸爸就是孩子身边,但孩子却感受不到一丝丝的爱。放下手机,做到真正的陪伴。父母应该让孩子感到被疼爱的感觉,自己才是父母最珍贵的宝贝。
其实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开始,总喜欢跌跌撞撞地尝试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应该跟在孩子身边共同参与,和孩子们玩,陪孩子们说话,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从小帮助孩子们建立安全感。
让信任成为父母与孩子们之间的桥梁,在以后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也会比较得心应手。
教育好孩子,多点健康的笑容,少点忧伤的情绪。
很多父母将生活的压力和工作的繁忙都带到家庭中去,甚至把情绪发泄到孩子的身上,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乐观性格的养成。
要知道,孩子总归会长大,以后总要建立自己的人生圈子,要想孩子能够自信地融入社会群体,必须帮助孩子建立乐观自信的性格。
在孩子面前多点笑容,笑容是一切快乐建立的源头。当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教会孩子主动微笑加入;当见到亲戚朋友时,教会孩子主动微笑示好;当别人赠予礼物时候,教会孩子主动微笑致谢。
同时,多点跟孩子互动,多参与与孩子相关的活动。培养孩子适当的幽默感,为日后让孩子能够拥有排除紧张和困扰的能力。
教育好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优异的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小的时候,很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这时候不要嫌弃孩子话多或者烦,多与孩子说话,多给孩子提问的时间,尽量满足他们。其实,孩子能够有想表达自己想法的意愿非常的好,证明孩子已经开始懂得思考。
父母也可以给孩子讲故事,结局让孩子自己编。鼓励孩子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教育好孩子,多尊重孩子的意愿。
有时候孩子的想法父母也需要用心地聆听,不要一味觉得父母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的,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错的。
尊重孩子也是一种学问,好的道理需要带给孩子,但孩子的想法也未必全都是天马行空。尊重孩子,多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
父母好的言传身教,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以后孩子的人生发现道路百利而无一害。当然了,言传身教也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的配合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