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问怎么调整,怎么做,内心可能实质上只是想从对方那里要一个答案,要一个方法,要一个最优解,而具体的怎么做都握在他自已手上。
人云亦云,听一个道理,一句话就奉成为真理,那这个道理,这句话就成为了枷锁而不是智慧。听归听,仍然要结合自身的状态来行。要玩命的学,前提是有玩命学习的想法吗?有玩命学的意愿?有玩命学的勇气吗?有尝试过玩命学习的体验吗?玩命的学习的概念是什么呢?为啥是“玩命”呢?学习真的会把命玩没吗?玩命的学习是一种方法而非单纯的拼时间和消耗健康。连命都没了还学个啥呢?玩命的学习从行为表现上有哪些表现?从心理状态上又有哪些表现?有哪些积极面?又有哪睦消极面?我是否曾经为了特定目标而极端化,高强度的玩命的学习过?感觉如何?虽然很累却很爽,那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极限游戏。
咨询展示部分:
现场时听到还有二十分钟时睡着了,然后在段子那里又醒了,进入讨论环节,直接睡着,等人散留下三人被唤名字又醒了,也让我好好的睡了一觉,还睡得很沉。昨天上午花时间依然没有听完睡着了,下午接着听,今天早上再回听一次。这一次终于耐下性子在自已最不愿意呆的地方呆完并且总结反思。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有种很反胃的感觉,我觉得那应该是残留在记忆里的那些自然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挺好的!
当人有觉知之后,再加上学习了一些知识之后,会对那些外在负向的语言格外的敏感,以前为了让自已能活下来,选择性忽视,而一旦觉醒,那些负向的语言犹如一把把刀子割的生疼生疼,这就是体验,现场和回听第一次的时候,当事人的陈述犹如过往发生在自已和妈妈之间的一幕幕回放,我突然理解了自已睡的背后正向意图,应该是想让自已不再回忆起那些发生的过往。
因为体验后就知道疼了,当再割别人的时候,自已的心就会先疼起来,自然自已就再也舍不得动刀子了。再过一阶段,可能又会动刀子,而这个时候的刀子已经是包裹着糖,包裹着蜜的刀子了。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都是因为那颗脆弱的心承受不住内心的恐惧而将无形的恐惧化成了一句句话。身体在不断的打寒颤。
而要想获得真正的成长,只能把自已撕开,光才有进来的机会。当事人照见了我妈妈的影子,让我看到妈妈从未用语言描绘的内心写照;也照见了那个曾经的自已,好在这几年成长亲自把那个自已给埋了,借助于这次展示的机会将那个自已埋掉的自已再挖出来看一看。 当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眼泪已经模糊双眼,但我清楚的知道流的这些泪都是自已的。
从咨询师的角度学习到的:
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尊重,包括视频中看上去的高与低,其实都是彼此内心的一种外在呈现,在有位阶差的情况下,怎么能够让当事人真正的感到平等?细节,细节,还是细节,细节藏有制胜的关键
咨询师只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照出当事人自已各个面向,不存在好与不好,只有真实,而且只有当事人自已看见的真实。
很好的呈现且做着一个示范,如何反应?处处都是反应,同时处处皆无过度反应,在哪些地方不要有反应,在哪些地方不要有反应,在不该有反应的地方怎么做?在该有反应的地方怎么恰如其分的反应?最好的学习就是在现场体验中学习到互动方式,模式,然后再回到类似情境中去效仿。不要低估人的效仿能力,不论是不好的,还是不好的。
揉不进半点的沙子的眼睛最后被沙子给填满了,然后眼里只有闪闪发亮的黄沙,流金如沙,岁月如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