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最新母题快递:2019

              2019新课标Ⅰ卷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2019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T1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 

T2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T3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T4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T5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

【2019新课标Ⅰ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019新课标Ⅰ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2019新课标Ⅰ卷】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答案解析】

【2019新课标Ⅰ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参考答案:B

解析:

【强加因果:化充分为必要】A. 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T2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T3[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T4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

T5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

作家在创作实践中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就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T4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颠倒是非】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T4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化次为主|颠倒是非】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T5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


【2019新课标Ⅰ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参考答案:D

解析: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似是而非】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2019新课标Ⅰ卷】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参考答案:D

解析: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T2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T3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T4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T4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指鹿为马】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T5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


【2019新课标Ⅱ卷】 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2019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T1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T2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T3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2019新课标Ⅱ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019新课标Ⅱ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2019新课标Ⅱ卷】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答案解析】

【2019新课标Ⅱ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T1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指鹿为马:置换结论】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T2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T2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T3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


【2019新课标Ⅱ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指鹿为马:强加原因】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T3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


【2019新课标Ⅱ卷】3.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分)                                     

【颠倒是非:无中生有】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T1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颠倒是非】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T2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混淆情态:化次为主】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T3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T3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


【2019新课标Ⅲ卷】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2019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T1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T2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仅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T3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T4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2019新课标Ⅲ卷】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019新课标Ⅲ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2019新课标Ⅲ卷】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2019新课标Ⅲ卷】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指鹿为马:置换宾语修饰语】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T3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指鹿为马:添加宾语无关关键信息】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T4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2019新课标Ⅲ卷】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指鹿为马:置换推断】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T2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颠倒是非:置换宾语修饰语】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T2[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颠倒是非:化肯为否】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T4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D.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2019江苏卷】沈尹默《书家和善书者》

【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T1“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和而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T2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T3有天分、有修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丝毫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T4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臆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有删改)

【2019江苏卷】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2019江苏卷】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别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2019江苏卷】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2019江苏卷】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偷梁换柱:置换动词】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T4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2019江苏卷】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别有风致。

【张冠李戴:置换主语(原因)】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T4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整合信息】【2019江苏卷】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T3、T4)


【2019天津卷】《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

【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T1“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T2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T3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T4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2019天津卷】5.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2019天津卷】6.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19天津卷】7.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2019天津卷】5.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

【混淆情态:遗漏限制语】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T2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2019天津卷】6.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张冠李戴:乱点鸳鸯谱】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T3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

解析:“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与注意力“定向性”不一致,不能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19天津卷】7.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强加因果】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T4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

T1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

【以偏赅全:添加无差别全称词】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T2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T4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强加因果:化充分为必要|推断不当】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T4因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44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2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6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8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1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48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67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凌晨两点的时候,我还没有睡。隐隐约约的疼痛折磨着我。 就像那些莫名其妙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一样,她就这样出现了。 ...
    幻梦馆主人阅读 632评论 4 7
  • 第一堂说了开始是最重要的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热衷于学习各种演讲班,但是就是不去做什么事情,有一次我跟他说,你...
    倩华老师逆向思维分享师阅读 475评论 0 0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上午宋君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儿童立场的教与学,站在孩子的立场教学,让教学更有魅力更...
    江左镇刘楼小学李桃飞阅读 1,887评论 0 3
  • 王晶,是个鬼才,拍了不少经典港片,搞笑的,枪战的,拍人的,拍鬼的,港味十足,剧情节奏紧张,血腥暴力,尤其勾魂的妖女...
    专气致柔阅读 655评论 0 4
  • 多情却被无情恼 ——与李商隐对话 一人一生中几时叹息几时快慰,几时长歌几时落泪,都历历在册,如果说《红楼梦》里众女...
    中二病xx阅读 4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