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前三名要不要加分?加了分,质量如何保障?
这一系列问题,诞生在今天的语文课课堂中!
用接力法检测《三衢道中》古诗诗意,备课时,预计五分钟。但这个预测失误,豆苗们预习扎实,最快的那一组一分半就完成交流了。那个时候,我刚把靠窗户边的那几组巡视完,正在教室最后两组中间,视野最开阔,能够看到全班的动态。
心里就在想:“一会讨论结束后,一定给讨论前三名加分,带来榜样作用!”
于是,我一遍留意小组的讨论动态,一边巡视小组。
这时候,我走到了讲台的位置。这里还顽固地留存了一组没有讨论结束的。
此时全班都结束了,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小组慢了,小屁股悬在半空,不知该继续讨论,还是该中断讨论……
我示意继续后,也加入他们的讨论……
啊明白了,原来,他们原来正在合全组之力,教一个小朋友说顺诗意。
这时,我立马意识到,如果我单单只是给前三组加分,那么就会伤害“协同学习”的内在动力呀!
于是,我果断增加了一个加分明目“最善于合作分”!这样,既保障了合作效率,又能牢固合作质量……
当然,效率效率,是否能有质有量,还离不开合作后的检测!抽答前三组,如果有不过关的,还是需要扣分的!
同时,我还意识到,我的分组还存在小问题——分组不够均衡,只是打量多次,目前的情况下,算是最优方案,怎么动,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这些问题,算是新锅炒旧饭,上届合作已然通透,这届的合作,变得粗枝大叶了些,想实实在在地磨一下细节,让合作专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