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罗甸的天空还笼罩在薄雾中。我站在红水河畔,听着河水拍打岸边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河面上漂浮着几艘渔船,渔火点点,与天边的晨星遥相呼应。
沿着河岸漫步,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岸边停泊着几艘木船,船身斑驳,却依然坚固。船老大正在整理渔网,见我走近,露出憨厚的笑容:"要不要坐船?带你去看看红水河最美的风景。"我欣然应允。
小船缓缓驶离岸边,河面泛起层层涟漪。船老大熟练地划着桨,向我讲述着红水河的传说。他说,这条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罗甸人,河水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河底富含铁矿石。阳光洒在河面上,折射出粼粼波光,宛如撒了一河的金箔。
船行至一处河湾,岸边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叶在晨风中沙沙作响,几只白鹭从竹林中惊起,掠过水面。船老大说,这里常有渔民歇脚,他们会在竹林下煮一锅鲜美的河鱼汤。我不禁想象着那样的场景:渔火点点,竹影婆娑,一锅热气腾腾的鱼汤,几个谈天说地的渔民,该是怎样的人间烟火。
午后,我来到河边的集市。这里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各种河鲜:肥美的鲤鱼、鲜嫩的河虾、硕大的河蚌。一位大娘正在叫卖自家腌制的酸笋,那独特的香气勾起了我的食欲。我买了一碗酸笋鱼,坐在河边的石阶上慢慢品尝。酸辣鲜香的味道在舌尖绽放,配上远处传来的船工号子,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夕阳西下,我登上河边的观景台。暮色中的红水河宛如一条红色的绸带,蜿蜒流向远方。河面上,渔火渐次亮起,与天边的晚霞交相辉映。几位老人坐在河边的石凳上,悠闲地抽着旱烟,聊着家常。他们的身影与这古老的河流融为一体,仿佛时光在这里静止。
夜幕降临,河边的吊脚楼亮起了灯。我坐在客栈的露台上,听着河水潺潺,看着满天繁星。红水河的夜,静谧而深邃。远处传来悠扬的芦笙声,那是当地人在庆祝丰收。这声音与河水的低吟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夜曲。
在这红水河畔,时光仿佛变得缓慢而温柔。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船一桨,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在陌生的地方,寻找内心的宁静,感受生命的律动。红水河,这条流淌着故事的河流,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段温暖的时光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