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你,还在内卷吗?”
“内卷”是当下的网络流行词,对于大学生的我们,它代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就好比竞争中的“从众效应”。这里的“非理性”也指“被迫”,就像我们看到周围的人在拼命学习,而原本不打算学习的自己受其影响也被迫“开卷”,甚至被迫成为“卷王”。
然而,“内卷”在“出名”前是另一层含义:指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
这层含义在本质上和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曾经有一个最经典的例子,是央视记者在溪北采访的一个放羊男孩:
“为什么要放羊?”“为了卖钱。”卖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呢?"“生孩子。"“生孩子为什么?"“放羊。"
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个放羊男孩的想法很可笑、很狭隘,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但真是如此吗?
回忆一下,你是否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几乎没有什么成就感,只是感觉每天都重复做着同类型的事,比如:上课、写作业、校园跑、打游戏、聊天……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在你的大脑中仿佛是一片空白,像人生中的种种过客,去不留痕。
唯独在内心深处郁积着焦虑、烦躁、失落、彷徨……
再看看自己身边的人,有人大一就加了部门,时不时忙碌于各种任务中;有人入选了校队,定期挥散汗水地训练;还有人积极参与各种二课活动或竞赛,从中学习和锻炼自己……大学四年下来,忙碌但充实的他人成了你调侃又羡慕的成功“卷王”。他们收获满满,而只得混一张本科文凭的你却像无头苍蝇一般彳亍在竞争的潮流中。
内卷也存在着一种可能的结果,即大学生为了弥补内心的空缺,为了避免简单的自我重复,为了让自己“跟上大部队”,但不从自身找原因,而被迫选择“内卷”——盲目拼命地学习,和他人竞争有限的资源。
但这样的人往往收获不会很乐观,以致恶性循环——“多米罗骨牌效应”:日日内卷,时时内卷。
身心俱疲的自己站在大都市的人海里,回想自己浑浑噩噩的大学四年,好像比谁都累,好像收获又比谁都少……
内卷之于大学生,无疑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精神内耗。但所幸,我们还很年轻,试错成本也比较低,即便是饱受内卷数载的同学,只要愿意开始改变,一切的一切虽晚不迟。
那么又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避免这种精神内耗呢?
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 尽早明确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并且在选择目标时慎之又慎,可以综合多方意见。
2、 以长久的大目标为前提,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细化成自己当下需要完成的小目标。
3、 坚定自己的目标和未来人生方向,不要因为他人的一些言论和想法而轻易放弃自己的奋斗目标。
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切记心高气远,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5、 避免内卷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合理作息时间,每天都让自己“忙”起来,每天都有事做。无论大事小事,一旦选择就请不要轻易放弃,合理的付出总会有收获。
“深夜的你,请早点休息,明天又是充实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