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多奇葩,不信你来瞧 之 朱由检: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

平心而论,大明之亡,原罪真不在崇祯帝朱由检身上。

平心而论,设若崇祯与他的祖父万历易时而处,或者与正德、天启等对换,他大概率都可能成为一个中兴之主。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勤政自律的皇帝,在明代皇帝中是不可多得的异类,但他能力只足以承平,不足以挽狂澜。

很遗憾,朱由检生不逢时,只能收拾烂摊子。

这个摊子有多烂呢?

朝野上下,都是一团糟,还有内忧外患——外有满人虎视眈眈,内有流民杀声震天,可以说要多烂有多烂。

先说朝堂之上。党争余绪仍然影响着崇祯一朝。党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嘉靖时期,其实是朱厚熜造成的。到天启时,因为朱由校的昏庸,魏忠贤得势后,竟然形成魏党与东林党的争执,几乎遍及全国士大夫。

朱由检上台,立马打倒了魏忠贤这个大祸胎,但党争并没有烟消云散。魏党余孽与东林党人还在朝堂纷争不断。

不仅如此,党争导致的恶果还包括,士大夫们都选择拉帮结派,站队摇旗,所产生的后遗症一直持续到南明时期,继续危害苟延残喘的朱明天下,直至江山易姓,龙椅换人。

朱由检很清醒地认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而他却无力改变这一切,哪怕他是一国之君。

于是,朱由检的疑心病发作了。他不相信大臣,他在李自成进京前,自感江山不保,曾说: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这话自然有问题,但从某个角度来说,却也并非全无道理。

袁崇焕之死,自然是朱由检中了反间计,是他疑心病导致脑子不清醒乱挥刀的结果。但是,朱由检自始至终并没有反省,也没有觉得自己是中了奸计,更没有觉得是枉杀了袁崇焕。

也就是说,朱由检是觉得袁崇焕真的该杀。

袁崇焕赴辽东之前,曾对朱由检说,五年复辽。朱由检是一个极认真的人,他有雄心要振兴大明,既然袁崇焕说五年复辽,那就支持他五年,他是当真的。

但袁崇焕呢,他把朱由检当朱由校了。他曾对其他大臣说,复辽其实无望,只宜维持现状,说五年复辽是宽慰皇上的心的。

袁崇焕是基于大明的现实状况,还有对满洲的了解得出的认识,在当时是有他的合理性的。

可朱由检不是朱由校,不是不问政事的昏君。

袁崇焕这样的干臣,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人了。君臣之间,竟然不能推心置腹。而当朱由检杀了袁崇焕,其实已经彻底关上了听大臣说实话的大门。

再说朝野之下。朱由检的另一个不幸是,恰逢连年天灾。从陕西到山东,从山西到湖北,几乎整个华北大地都处于极度干旱之中。大量农民无法生存,只好离乡背井,到处流窜,形成大量流民。

流民居无定所,为了求生,只好铤而走险。为了平乱,朝廷只好派军镇压,派军就意味着要向老百姓征收饷银。征收饷银就意味着本来就因干旱缺粮的老百姓更加缺粮,于是又多了部分流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以闯王为代表的农民军起义不断扩大声势,侵蚀着大明天下。

再看外患。自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在辽东起兵,逐步发展,建后金国。到崇祯即位时,后金为皇太极执掌,已几乎控制了整个东北。皇太极又改国号为清,志在入主中原,不断对大明边关发起攻击。

当此内忧外患之际,朝中竟无人可用,无人顶梁。袁崇焕本可以成为辽东支柱,然而被杀了。洪承畴既能安内,又能抚外,但也被逼得降了满清。

朱由检的困境不但是无人,还无钱。打仗打的是物资,物资不够,这仗就没法打。

朱由检恰恰也是穷到家了。穷到什么程度呢?

据时任工部营缮司员外郎的赵士锦亲眼所见,库藏止有二千三百余金。这里的金不是黄金,而是单位,相当于说,库银只有2300多两。

库藏没有,你崇祯自己总有私房钱吧。当时就有大臣上奏说,请发内帑发兵饷。内帑就是皇家私产。

崇祯则说,私房钱一分没有。他想了一个时髦的法子——众筹!当时叫措饷。

可是,你皇帝都说没有私房钱,大臣们也就只好跟着装穷了。

众筹的结果,全体大臣并太监最多的一笔是三个太监合捐五万两,单笔最多是太康伯张国纪捐的二万两,国丈周奎与太监王之心各一万两并列排在第二,其他人均不过万,再加上地方凑上来的,合计大约二十万两。

皇帝号召,就是举国众筹,才不过区区二十万两,像过家家随份子一样。他们都没钱了?大明真是人人无财了?

没几个月,闯军进了北京城,开始打土豪。

先说前首辅陈演,朱由检众筹的时候,陈演戴罪在押。朱由检把他放了出来,希望他能出点钱,结果他说自己廉洁清苦,最后一毛不拔。

闯军大将刘宗敏把他抓起来拷问,最后,搜刮出白银三万两,黄金三千两,珍珠三斗。另外,还从他家门外的土庵里,挖出埋藏的白银一万两。

再说国丈周奎,李岩领兵到了他家,他立马献出十万两。李岩说他吝啬,他又拿出十万两。这一会儿功夫,就二十万两了,赶上前面崇祯的举国众筹了。之后又各种威逼,总计出血六十万两,其他珍玩无数。

有据可查的,最终闯军打土豪共得七千万两白银,其他珍宝无数。

这……

大家不会不知道没有了崇祯没有了大明的后果,还如此,合理的解释就是,没有人相信崇祯。

君臣如此,真是想不亡国也难了。



推荐阅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