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全球同时出现了三个轴心文化。它们的代表分别是:孔子(中国)、释迦摩尼(印度)以及苏格拉底(希腊)。轴心时代,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革命性时代,是哲学思想开始关注人,也是理性发扬光大的年代。
有意思的是,这三位代表不仅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还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他们的寿命都比较长;都没有著书立说,而是由弟子整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关注点都是人等等。至于为什么世界会几乎同时出现三大轴心文化?对于这一问题,至今各家说法不一,也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我们说回苏格拉底。如果你有幸看到苏格拉底的半身像,你会发现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相貌平平。他身材矮小,眼睛模糊,塌鼻子,秃顶大圆脸,显得笨拙而丑陋。但是外在的一切都不能影响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行为展示了他所教导的一切美德:他是一个具有出色的自制、慷慨、高尚、节俭等品质的人,具有很大的忍耐力,需求极少。他整天“游手好闲”,频频和雅典市民进行交谈,向大家提出数不胜数的问题。苏格拉底说自己所知道的唯一事情,就是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为了使哲学变得真正有意义,他大声疾呼我们要认识自己!他没有著作,但却是一位真正的思想家,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苏格拉底对西方哲学史的整个发展产生了不可计算的影响。但是晚年,苏格拉底受到了自己城市的人民谴责,这一虚假的指控认为他宣扬无神论并腐化青年,他被判处死刑并喝下毒酒,终年80岁。
说苏格拉底是哲学的领袖,可能很多人并不十分认同。有人更愿意将这一殊荣给他的学生柏拉图,或者是前智者时期的哲学家,如泰勒斯,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等等。但是,请仔细想想,苏格拉底对于哲学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苏格拉底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并不是要构建一个哲学体系,而是要激发起人们对真理和美德的热爱,帮助人们正确思考,以便人们能够正确地生活。哲学,在苏格拉底早期,属于极少数哲学家的领域,是苏格拉底将哲学带入了人们的生活,是苏格拉底教会我们对真理的追求,是苏格拉底带领我们真正走进了理性的世界,也是苏格拉底给我们指引了生活的方向。
苏格拉底前期,怀疑论大行其道,没有真正的知识,没有真正的信仰。之前建立的哲学体系,在怀疑论面前轰然倒塌。想要重建哲学的大厦,苏格拉底认为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先要重新正确定义我们所使用的概念,这是一切的地基。然后我们还应当为我们的观点提供理由和证明,要思考而不是去猜测,用事实来证实我们的理论,并进行相应地修和纠正,最后得到一个满意的定义。
苏格拉底不是一个方法论哲学家,但是他在重新定义哲学概念的时候,有自己一套分析工具的,具体可以从一下五个方面辨别:
1,这一方法是怀疑的。这是源于苏格拉底称自己对于一切知识的无知,这也是追求知识不可缺少的第一步。
2,这一方法是谈话式的。这一方式就是通过苏格拉底不断地提问,让回答者自行得出关于真理的答案。苏格拉底坚信,尽管人们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存在着人们都能够赞同的真理,他要做的就是一个理智的助产士,来帮助催生人们的观点。
3,这一方法是关于概念和定义的。
4,这个方法是经验的或者归纳的,因为他是依据具体事例来对别人提出的定义进行批评。
5,这一方法是演绎的,因为该方法是通过引出某一定义含义,推演出它的结果来检验这一定义。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一方法,苏格拉底得出了很多结论。比如关于善。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美德,知识就是最高的善”“没有人能在缺少节制、勇敢、明智和正义的美德的情况下幸福。”因此要幸福,首先必须具备这些美德的知识。人在真正了解善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还会去选择恶的。等等这些概念的重新定义,为后来柏拉图的哲学体系铺平了道路。
苏格拉底没有自己的著作流传于世,而是由他的弟子柏拉图来整理的对话录。苏格拉底就是运用对话这一简单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激发人们的理性之光。
苏格拉底死后,人们对于他的伦理学的理解产生了一些分歧,于是又分成了两大哲学流派,分别是由亚里斯提布斯建立的昔勒尼学派和安提斯泰尼建立的犬儒学派。
昔勒尼学派是一种单纯的量上的享乐主义,他们认为快乐是最高的善的学说后来被伊壁鸠鲁接受并加以修正。而犬儒学派提倡禁欲,并且人们应该回到自然状态中,拒绝文明的不自然,拒绝快乐。他们关于人应为了美德自身而美德的学说后来由斯多葛学派加以发展。
苏格拉底没有建立完整的哲学体系,这并不遗憾。点燃人们的理性之光,是苏格拉底的历史使命,他已经顺利完成。尽管他给后世留下了大量需要解决的哲学问题,但他也给我们打好了哲学的根基。接下来,就交给后人吧。作为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学生,柏拉图接过了苏格拉底手中的火炬。他不仅发展了认识论,行为理论和和国家理论,而且还通过建立宇宙论重建了哲学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