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的总结写的稍感感紧张,本以为什么都做了,但在梳理的时候又感觉什么都没做一样,陷入了迷茫纠结无助之境。一切源自于三月前的工作调整。9月底,我走了,离开了为之奋斗三年半的杨楼小学,来到了现在的胜利小学。对于杨楼小学,正如我当时来的突然一样,走的也很突然,突然的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包括我自己。留下了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还有来自学生、家长、同事及朋友的眷恋和伤感。有的学生留言:“那以后咋去找你呀?想你的时候咋整?”有家长留言:“今天听到女儿说您调走了,当时心里好难受,有多么多么的不舍得您走啊!您的调离是我们杨楼小学的一大遗憾和损失!您任教的这三年,杨楼小学不论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都得到了太大的改变和提升!您是一位好老师、好校长!感谢您这三年为杨楼小学付出的辛苦!也祝愿您将来的路一帆风顺、前程似锦!”有同事留言:“谢谢你这两年的帮助,准备大干呢,这弄的。”还有一位未曾见过面的朋友留言:“虽然未曾见面,但是从培训时的演讲,到您对所带科目的认真,还有您作为一名校长,对学校的各种努力,真是觉得这个学校有你真好。您是一位很棒的学习榜样。愿您在新的工作岗位一切顺利,再创辉煌。”但我知道,从那一刻起,往事清零。
也许我本次的作业不符合要求,也许我本次的总结词不达意,但却是我最真实的学期感受。来到新学校的一百多天里,我一直在适应,一直在寻找,一直在努力。一直适应新学校的管理模式、发展轨迹、学情变化、团队影响,一直在寻找我的方向、目标、定位和未来,当然也一直努力着、学习着、进步着、成长着。唯一忽略的也许就是新网师的各项活动与作业。不过我相信,我会在不久很快赶上,毕竟自己也是对新网师心有所属,也是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使命。
本学期虽然自己整个学习过程参与的并不好,但自己总有收获:诸如,班级家委会和校级家委会的组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如何发挥班级和校级家委会的作用?正确看待“幼儿园家长埋怨教师在孩子生病时照顾不周”的问题等,都给自己带来了新的思考。
通过实践,我得出了要想最佳的发挥出家委会的作用,班级或学校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我们所有工作的安排和出发点均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业的发展为底线,是以服务于老百姓、服务于学生、办好家门口的教育为己任的。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支持的,比如志愿活动的参与,家庭教育的督促和完善,家庭作业的辅导和监督,甚至延迟活动和午托活动的配合和参与,等等。
实践证明,每一个孩子可能是你班级中的几分之一,十几分之一。几十分之一,但是针对一个家庭,他就可能是100%.作为一位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倾心关注每一个孩子。人都是有感情,如果你真心对学生好,他是能够感受到的,长此以往,他的家长也是能够感受到的。在爱的支撑下,包容有时候就可以被无限放大。心中有爱的老师,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惹很大的麻烦,真就是由于自己的失误造成了一些小的事故,只要不是太大或者说不可弥补应该能够获得家长的谅解,或者说更容易取得家长的谅解。有了前期的感情基础,就可以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本学期我在我们班开展了三次有关公益活动,彩虹口袋、爱心苹果和图书捐赠,说实话这些都是我原来在原学校链接的公益资源。因为新的学校所处的位置很尴尬,虽是城区学校,但学生大多来自附近的拆迁户和乡镇的留守儿童,要想获得公益捐赠很难很难,可是相当一部分家庭又却是困难,所以这些爱心物资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也是从来没有想过的,对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爱的传递、感动和开心,而是实实在在的触动灵魂的东西。我永远记得他们接收到画笔、颜料、美术材料时激动的表情,我永远记得他们吃到爱心捐赠苹果时夸张的笑脸,我永远记得他们在阅读捐赠来的图书时的沉静与痴迷。
其实,反过来我们可以深思。他们真缺那盒画笔吗?真缺那本书吗?真就在乎那个苹果吗?不是的,绝对不是的。他们缺的是什么?是爱。是接受爱,得到爱,传递爱。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爱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深重,要让爱心一代代传递,永不停止。
时间真快,一个学期的学习不知不觉已接近尾声,站在终点处回望,自己感觉还在原地。惟愿来日犹可期,不负新网师。更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努力跟着新网师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用自己所学惠及更多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