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呢喃
好多年过去了,母亲管教我幼年不听话时咬牙切齿的形象,一直根深蒂固的盘踞在我脑海中。童年时我感到自己很不幸,也曾很悲伤的遗憾过,也许是前世罪孽深重吧,所以这辈子我才会有这样一个母亲。
母亲的固执、暴戾、让我一直对母亲充满抵触和不接纳,叛逆性格的早起形成也多归咎与母亲对我不正确的管教和控制。
天底下,有哪个母亲会经常用恶毒的言语诅咒自己亲生孩子早点死去的。会有吧,但也是极少数的。
小时候母亲对孩子的沟通方式,无外乎就两种:“吵、骂。” 甚至说,应该是很少,很少能见到母亲心平气和的沟通。
遇到一点点在她自己看来我没按她说的去做的事情,就是对我大呼小叫歇斯底里的吼叫:你不早点去死,早死我也不用费心养活你了,你要是个男孩,我也不用这么命苦多生几个了。
记得,我读小学一年级放暑假,母亲怀着弟弟快要临盆,妹妹太小无人看管,我每天忙完家务活就是照顾妹妹。有一次我背着妹妹过马路出了车祸,妹妹被撞的甩出了很远,幸好无大碍,我脑袋被车撞的缝了7针。
医院回到家,看到母亲在院子里晒被子。母亲回头看看脑袋上裹着纱布的我,抚摸着自己凸起来的很大的肚子,走过来很严厉的指责父亲说:好好管管她,看妹妹都能被车撞到,还好小丫头没事。
我小时候不算是个调皮,不听话的孩子,因为母亲性格的喜怒无常,我过早的学会了察言观色,回到家就很主动的做家务写作业。
有一次我换衣服的时候把一件脏衣服掉到了床底下,天太冷,着急换完衣服又忘记把脏衣服拿了去洗。母亲在打扫卫生时,把脏衣服给打扫了出来,随后,提着衣服就是骂,言词不堪入耳,妹妹和弟弟在傍边学着母亲的样子嘲笑我的邋遢。
慢慢的我性格上也有了很自卑的缺陷,不敢大声说话,不敢表达自己想法,上课从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一张口就感觉四面八方涌来的都是讥讽。
凌厉又强势的母亲在言语上对我心灵的伤害,终于在一个下午爆发。我哭着去大伯家,看到大娘就抱着哭的更凶,不管别人怎么问我为什么哭,我都不想说话,而且他们越问我哭的越凶。
就这样一直哭,一直哭,哭到睡着,醒来接着哭。大娘叫了很多亲戚朋友来劝我,问我想吃什么,想要什么,我就是摇头不说话。
是我感到太委屈了,太想要母亲的爱了,而母亲长期对我的冷漠和艰难的沟通,我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需要爱,只是希望母亲能对我温柔一点。像别人的母亲一样,能和颜悦色,能微言细语,能慈眉善目,能温柔和平等的对待。
恨,一种对母亲报复性的恨,从此产生。我开始渴望长大,我开始渴望离家,我开始变的越来越封闭。
我发誓,我绝对不可能成为母亲那样的人。
然而,孩子的性格多半是父母的缩影,成年后,我性格中固执,暴戾,在某个焦虑时刻,总会露出端倪,依旧像亲人展示它的邪恶威力。
妹妹来广州读大学,几年的衣食住行和学费都是我给的,生活在一起总感觉妹妹不够懂事,吵架动嘴也是常有发生。
妹妹有时也被我的歇斯底里搞的惶恐不安,说我无情,有一天用手指着我说,姐,你知道吗?你给妈妈有多像吗?不是长的,是脾气。
年少时,实在对母亲缺少体恤之心。不知道母亲冷漠的背后是被生活磨去的热情,和母亲无处宣泄的怨愤。生活太多动荡,而母亲生儿育女被困在贫穷中半生劳苦看不到任何任何希望。
现在日子比从前好了很多,孩子们都大了,也有了稳定的工作,母亲也多了些平和。
年后一家人吃完饭聊天,母亲说着就动怒起来,我和弟弟看着母亲已尽显苍老的面孔,同时说,妈,你温柔一点。
母亲停下了说话,很失落的底下头。你们都长大了,有出息了,现在我没用了。你们赶快回城工作吧!也不用一天到晚忙活着做给你们吃了。
我说:妈,你要是温柔一点我们一直爱你。
我们总把伤害给了身边最亲的人,却不知最熟悉的亲人,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爱。
粗糙的爱的付出,换回的仍是粗糙的回应,伤及他人,也会伤及自己。温柔的爱的爱付出,润物细无声,如阳光照进裂缝。
愿我们都学会温柔的爱的表达方式。
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第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