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到了过年的日子––春节。
奶奶家在炮台,每年父亲都提前两天回去住。我和妈妈在除夕中午贴完春联后,便去姥姥家吃年夜饭。姥姥姥爷准备了八盘菜,他说一定要双数菜。(中国人图吉利,以双为吉)
除夕夜要把所有灯都打开,水果、瓜子、糖都摆在桌子上,我手抱着牛年的娃娃,和妈妈一起看着春晚。突然,手机叮铃铃不停的响,我打开一看,原来是小学同学群在发红包。红包虽不大,重在心意。
大年初一的早饭是一定要吃饺子的,大年初一还要去奶奶家拜年。奶奶家的火炕是城里所没有的。火炕在农村是生活的依靠,是幸福的象征,是待客的礼节,火炕温暖而又实在。奶奶家的菜总是一大桌子猪肉,出门一看,猪头还放在地上。中华田园猫在农村随处可见,惬意且自由。农村每人都有一小块地,爷爷种了樱桃树、大白菜、韭菜和大葱。这次去我还帮爷爷浇了水。
大年初二是姥姥家的聚会,每次拜年,我的俩表哥说的四字成语总是比我多。家里会打扑克的先到,打几锅之后才开席。开席前,小姥爷总要说几句,我们才开始举杯,因为每人离得距离较远,不方便碰杯,就用酒杯底碰桌子。当菜都上的差不多了,家里小辈开始敬老辈酒。下午他们继续留在酒店打扑克,我们选择去看电影。傍晚我们在另一家餐馆吃饭,菜味可以说是“米松难就齿,汤淡不愉舌”。
开始放烟花了,我和哥哥拿出像长棍子似的烟花,点燃,朝着天空放,抖了几下,烟花筒里连续发出几十发烟花,那烟花像一个个子弹“扑扑”地飞过去,上了天空后爆炸, 五颜六色的烟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又好似美丽的流星雨。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最后一天,这天有不少庆祝活动:吃元宵、猜灯谜、踩高跷…那天父亲还会回奶奶家“送灯”(以求添丁吉兆,灯与丁谐音)
元宵节一过,春节就过完了,我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也要脚踏实地,努力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