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10分钟”,“等一会儿”……即便口中喊着“马上”,可生性懒惰的人们总是欠缺点即刻的行动力。稍一眨眼的功夫,时间早已飞去了十万八千里外。最后,只留有自己为已经逝去的时间暗自神伤了。我以前时常自诩“懒癌晚期”,直到我学到一个词——“沙堆悖论”:1粒沙子不是堆。竟想不到,这“懒癌”就这样康复了。
沙堆悖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提出。大概的意思是说:1粒沙子不是堆。如果1粒沙子不是堆,那么2粒沙子也不是堆;如果2粒沙子不是堆,那么3粒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9999粒沙子也不是堆;因此,1万粒沙子还不是堆。
反过来讲,有一堆1万粒沙组成的沙堆。如果我们拿走一颗沙粒,那么还是有一堆;如果我们再拿走一颗沙粒,那么还是一堆。如果我们就这样一次拿走一颗沙粒,那么当我们们取得只剩下一颗沙粒,那么它还是一堆吗?
“破解”沙堆悖论时,我们常常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们说1万颗沙粒是一堆沙,那么少于1万颗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那么这样区分9999颗沙和10001颗沙就有点不合理。
所以就有一个解决方案了——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么最初设立的“一万粒沙子是一堆沙”作为知识的价值就被削弱了。
同样,你在做事情想要拖延的那几分钟,也就这样被消解了,拖延一旦开始,制定拖延时间本就是没有价值的事情。因为推延一分钟和拖延一天可能带给你的结果和懊悔感是一样的。
转念,跻身商业社会的我,在沙堆悖论的视野下,也明白员工对企业的意义——员工于企业而言,就像一粒粒沙于沙堆的意义。
若一个员工犯错,企业视为微不足道,两个员工的错误微不足道,那有多少员工出了问题能引起老板的重视呢?或许老板心理有这么一个底线,或五个,或十个。那区分九个员工犯错和十一个员工犯错就有点儿不太合理,这就好像在区分是9999粒和10001粒沙哪个才是沙堆一样。所以老板们心理又会设定一个可变的底线边界,但是这个边界又是多少呢?不知道。同样,一开始老板们心里设立员工犯错除名的规定值既是老板的拖延症,此值的意义也被削减了。
由此看来,于个人而言,拖延于己没有半分意义;于企业而言,忽视任一员工,或许也是撼动根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