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若初
(一)
昨日去参加朋友小莉二宝的满月酒会,我和荣姐又约了一起,她在前面的站台等我,让我快到的时候电她,可以坐同一辆车去。
上次去小莉家看刚出生的二宝,也是如此这般安排,只不过是我在前面站台等她,那次计算的刚刚好,她打完电话我就看到了她坐的那趟车,上去就看见荣姐在后排笑吟吟的跟我招手。
二十多站地儿,两个快一年没见的老朋友一路聊着,只觉路太近,该再远点儿,让这同行的时间再多点儿。
这次我比较心急,也是失算了,想着不过两站地,确实只有两站地,我一上车就给她打了电话,等我快到时又接到她的电话,说她上了车没见我,这回我们就只能一前一后相跟着去了。
幸好我带了耳机,一路听“得到”最近新订阅的专栏[熊逸书院],从《昭明文选》听到《搜神记》,二十几站路的时间倒也没浪费。
(二)
下了车见到荣姐和她家二宝,二宝已上小学二年级了,清秀的像个女孩子,长长的睫毛,乌黑的眼眸,手里摆弄着一盒花千骨的卡牌。记得刚认识她们时,二宝只有一岁多,和我家二宝现在的年纪差不多。
荣姐是我七年前回到老家这座小城认识的第一位朋友,当时我在做一个国学经典的教材代理,她给我打电话要了一套《古文观止》。
她是我的第一个客户,后来常一起参加经典读书会,她也带我去听心理学的课,慢慢大家就成了朋友。后来又一起去上了家庭系统排列的课,又做了一年的同学。
我和荣姐是有缘的,我们的个性里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所以我们总是能对对方感同身受。我们的名字也有相同的地方,我叫zhulirong,她叫lirong。在和她一起去上的第一节心理学的课上,我们抽的卡牌也是一模一样。
我们都爱学习,都曾热衷于国学,热衷于家庭教育,热衷于心理学,现在我们又一起在得到学习,在简书参加写作训练营,我们都是全职妈妈,都有一颗不甘的向上的心,却又都被现实所困,困在家里不得动弹。
源于种种的缘,在我心里,荣姐是很亲密又很值得信赖的朋友。她的眼神总是充满关切和理解,她的笑容也总是亲切又明朗,我很喜欢她,也很信赖她。
每次见面我都会把平常绝不说与人的话说给她听,从她那里再获得一点关切与力量。
无论是教育还是心理学,她的起步都比我早,学的东西也比我多,算是我的学姐和前辈了。
(三)
满月酒会我们去的太早,小莉的夫君招呼我们去了包厢,见还没有旁人来,我们又站在窗前聊了很久。
陆续有人来,都是熟悉的朋友,多半都是家排的同学,倒也正常,小莉也是我们一起学家排的同学。
除了我和荣姐,小莉与小霞、小华都在从事教育和心理学的工作,另外两个朋友一个是小莉的同事,另一个也是我认识了很久的朋友,有段时间来往的也很亲密,所以,那顿饭我是吃的很轻松。
她们都是我喜欢和欣赏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都在努力过自己的生活,虽然难免也会陷入种种的困境,比如孩子,上学的问题,择校的问题,体制内的弊端,是适应还是逃离,做妈妈的总会为孩子想的特别多,想得多能把控的少,就会焦虑。
席间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教育的问题,孩子的教育,妈妈的自我教育,走心理学路线的小霞和小华相对比较笃定,没什么焦虑,最焦虑最上心的是小莉那个同事,还有我认识了很久的那个朋友。
她们谈的很热烈,我很少插话,大概我现在有比孩子的教育更关注的事,也是我们的情况不一样,我家孩子也许会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也说不定,一切都还没有最终决定,所以还是不说的好。
我只静静的听她们说话,感受每个人不一样的状态,有笃定的,有焦虑的,也有置身事外的。
我坐在荣姐和小霞的中间,小霞就是那个置身事外的人,开饭前我们聊了会儿,她这段儿热衷读老子,很欣赏老子里对于自然的效法与敬畏和不干预,觉得教育也不要过多的干预,孩子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她觉得都是注定的,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命运,不该过多干涉,比如逃离体制的人,早晚你还得回到社会。
她是很独立很能干的女子,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经营着一家幼儿园,还有自己的工作室。工作之余就去各处走走看看,也写一些很美的文字,她像个女强人一样的工作,也有小女人的妩媚,也许她的眼界和心胸已超越在座所有的妈妈们,她不焦虑,也不投入,偶尔插几句话,淡定,不过分热络,也不冷淡。
孩子们也来了,超大的一个圆桌,孩子们坐一半,我们这群妈妈坐一半,小家伙们也好久不见了,从前都常在一起玩儿,自然也熟络得很,兴高采烈的吃完了饭,就围着桌子玩儿起了捉迷藏。
小莉和夫君一起来敬酒了,刚做完月子的她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只略施脂粉,已满面飞霞,她原是天生丽质,肌肤白皙,生过二宝只觉更美了。
小莉也是我很喜欢的人,她有些地方很像我妹妹,开朗乐观又有福气的人,虽是女子,却很有一些不同于女子的风范,很大气。
(四)
饭吃得差不多了,酒也喝了一些,荣姐开始低声跟我说她家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我只能默默的听,很心疼她,却给不了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这也是性格相近的人的一个问题,思维模式差不多,没办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也难有不同的见解。
吃过饭大家就该散了,下午上班的上班,带娃的带娃,原想跟荣姐再多待会儿,她家二宝要跟另一个孩子一起去玩儿,大家正在站台话别,我的车先到了,只能先上了车,就此匆匆别过。
回来的路上依然是听了一路的熊逸书院,还是搜神记,一路听到家。
「无戒365训练营第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