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我最近参加Vart艺术语音举办的观展体验师招募活动所写的文章,已在Vart公众号上发布,谢绝转载,谢谢配合!微信访问地址:对人民币的重新发现 —“i”顾长卫当代艺术展观展体验)
1月11日,我与朋友一同前往当代艺术馆观摩“i”顾长卫当代艺术展。观展前,对于顾长卫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他的电影作品,比如《立春》、《孔雀》、《最爱》等。学习摄影出身的顾长卫有着极高的拍摄水平,看他的电影总觉得画面构图妙不可言。
这次,选择参观他的展览,也是出于对他摄影作品的好奇。在走进展馆的瞬间,就被其内部昏暗的布展环境感染,静谧的气氛蔓延开来。整个展厅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隔间,每个隔间展示一幅或一组作品,当有人走近,作品顶部的感应灯才亮起,仿佛专门给人细细端详每件作品的机会,而非走马观花式的看展。
展览从这幅作品开始,若不是之前有所了解,我定然不会认为这是一张一百元人民币的一部分。如此精致的如同火漆信封一般的一枚印记,和四周错综复杂的线条,构成了这张照片。
以上五张照片形成了这一组作品,从各个细部表现了百元钞的线条和纹理。
紧接着,几幅单独陈列的作品显得格外醒目。
这几幅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才展示百元钞的各个部分。有关于红蓝纤维的;有关于纹理的;有关于防伪印花的;也有关于美化装饰的。这些取自我们最熟悉的事物的作品,看来却显得很陌生。可能正是由于我们普遍重视人民币的使用价值,而忽视了它作为一张印有图案的纸的存在。
作者顾长卫也说:“在创作这一系列作品之前,我并没有那么仔细地观察过人民币。但我在不同的时候看着那张纸,内心的情感真的是蛮复杂的。特别想有个机会,让这个钱值钱、价值连城,让我内心深处对它的感受也罢、理解也罢、期许也罢,有机会挂在墙上,让它有机会成为一件可以在客厅里接待朋友的东西,大家可以与它合影而心里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站在它面前,无论它妩媚、神圣还是暴力、邪恶,我觉得它是有魅力和有力量的。这是一个和那么多人都有关联的生活中的小物件,而且有自己独特的命运和价值,我希望通过它表达我复杂的内心愿望。”
这是一对很有特色的作品,仔细观察之后我发现,照片上的数字是作者顾长卫的出生日期,这两张一张是正面一张是反面,从两个角度展现了这组奇妙的数字,反面的那副还能看到比较清晰的毛主席水印头像。想必这张人民币应该是顾先生的个人收藏,能够找到与自己生日一样编号的人民币也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由1和后面数不清的0组成。是百元钞上的数字0拼成的 10 的 72 次方,在0和0的间隙里,是一些很小的中文字,如“无量大数”、“恒河沙”等,取自《孙子算经》。这样的作品直接表现出了听起来只是数字的“千亿”、“万亿”的浩瀚感,简单却极具力量。
除此之外,还有一幅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张用百元钞中的扣子图案组成的视力表,可谓别具一格。上下左右各种方向的扣子形成了独特的视力表,从大到小一应俱全,颇有创意。
沿着展馆中的斜坡上二楼的过程中,斜坡上投影的画面也是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画面是对人民大会堂 40 分钟的、各个角度的、动态与静态的拍摄。仔细研究后我发现,人民大会堂正是一百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驻足观看这段影像,都是些日常的画面,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整体的色调都调成了一百元人民币的粉色。这使得这些画面蒙上了一种神秘的感觉。
说起展览中的视频,另一组可谓迥然不同。
这组画面是以作者 2012 年拍摄的微电影《龙头》为核心的三个影像作品。在《龙头》中,阎连科、方方和杨微微三位作家在讨论计划生育、拆迁、要不要生孩子等的问题,在他们三人的逻辑之外,还有拖着一串形似一条龙的白色垃圾的人,和一个拥有持枪证、最后用枪自杀的人。我们可以把《龙头》看成一个介于电影和当代艺术影像之间的作品,其中的五个人,各自有各自的故事,但也可以代表一种当下的集体人格。《龙头》这部微电影以前我曾看过,不过这次在展览中,画面做了偏色处理,蒙上了一层百元钞的粉红色。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顾长卫作为导演和摄影师,又赋予了它新的角度。《龙头》在是 2012年,弥漫着末世情结的时期拍的,而现在时光已至2015年。在那个基础上,又有新的感受生发出来,有现实和绝望、死亡和希望之间微妙的体验。作者尝试再次表达它的意义,重新回望和解读。结尾那些萌的东西,小太阳、一窝小猫、旁白说的“狗尾巴草都能开出花儿”,那些荒诞而有魅力的东西,正是生命的伟大和美丽。
其实《龙头》不那么适合影院观赏,而更偏向视频艺术。这次展览中,它与放在它左右两边的视频形成一套作品。一边视频表达“工作”、“做事情”的意思,而另一边视频的素材则取自《龙头》。左右两个视频发出同一个重复的声音,有点像猫叫,但不是同时,所以创造出一种韵律和节奏。生活如果没有节奏,就不可能向前移动,作品重现了生命的运动和无止境。
这幅作品用马赛克图案从反面重现了RMB100,同时配以一块反光镜,在镜中可以看到完整的镜面成像,而字母和数字刚好又变回了正常的形态,可谓构思精妙。
展览中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品,不及逐一评述,有些作品拍下来后显得格外美丽,和我们平常印象中的人民币竟有云泥之别。
上面这件装置作品叫《红与黑》,纸币被码放成堆,一半红一半黑,连地毯也被分割成了相对应的颜色,透着一种诡异的气氛。
展览的最后,我来到天台上,只见一个大型的霓虹灯被放置在天台中央:
由于我是白天参观的,所以看不到霓虹灯点亮后的效果,不过找到一张网友拍摄的夜景照片,也一并放在此处:
当璀璨鲜艳的霓虹灯亮起时,中间的五角星被周围的图案包围,和展览主题——人民币上的五角星遥相呼应。
观展至此,虽接近尾声,但有意犹未尽之感。回想展览的内容,取自我们最熟悉的事物,作者顾长卫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诠释,颇具亮点和新意。作者引用杜尚的话解释了他艺术创作的动机:“艺术不在于艺术本身,而在于我们给它带来的关注。”(Art is not about itself, but the attention we bring to it.)
只要留意,用心观察,自然就有机会发现平时不太意识到的,那么立体、那么丰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