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全科医生

岁月流逝,年岁见长,身体的零件慢慢地开始有了小毛病。

首先是牙,有松动的,有咬合不适的,还有牙石。所幸的是至今还是原装,并无替代。

其次是肺小结节,多年来趴在那里,默默地威胁着我。虽无变化,却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

退休后,带孙子劳累,一着凉,尿路感染,最严重的一次还尿了血。

五年来,每次化验,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都在吓人的高度,最近一年,在医生的严肃说教下,开始了与“他丁”相伴的生活。

最近感冒后,莫名其妙的右半边脸跳着疼,多家医院检查都不知道怎么了。后来一个耳鼻喉专科主任说是咬合神经疼。大半年过去了,如果有改善,仍然时时作怪。

不知啥时候,偶然体检,居然又发现了心脏室性早搏。于是每天的药片里,又加上了美脱洛尔片和参松养心胶囊。

……

毛病都不大,也没有什么气质的威胁,总之一句话,就是老了,零件磨损啦,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其实,人过了六十岁,确实是要注意了。

我看吃药是常态,检查是必须,适当锻炼是必要,经常自己给自己做全面评估更是必不可少。

全科医生了解了我的身体现状,也就是让我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适当锻炼,放松心情。

医生还一本正经的说,每个人到了您这个年纪,都要根据自己的状况安排好生活……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不容易。活到现在,自己更是明白,这几个字有多难做到。

先说好好吃饭

这就要求我要营养均衡,我喜欢的肥肠,爆肚,肘子,烧鸡,红烧肉,粽子,葱油饼,肯定不能大块朵颐了。

我勉强能接受的鸡蛋牛奶肯定是要每天见了。

费事费力的粗粮豆类必须安排了。

这一通操作下来习惯肯定是要改了。

还有量的把握问题,各类食品吃多少,烹饪方式怎么选?

我想起我父母的老年生活,他们都是长寿老人,老妈九十五岁仍健在,他们的食物就是简单烹饪,粗粮居多,盐油少放,坚持多年,从不改变 。我觉得可以试试。

我先生的父母也是长寿老人,父母都是九十多岁仙逝。

他家里却是食物多样,油水充足,种类多不说,零食点心还不断。

我仔细观察过,公婆虽然在食品上喜见丰盛,却自己十分克制,取用量少,更多的是看着我们大块吃肉喝汤更高兴。

所以在好好吃饭这件事上,我的原则就该是:精,少,多样?

再说好好睡觉

我是夜猫子。晚上不睡,早晨不起。

以前带孙子睡觉,每晚都要提醒自己小娃的被子是否在身,枕头是否堵住鼻口,翻身是否在床沿……,现在不用了,却也睡不着了。

现在年龄的要求是要早睡早起了。没啥好的方法,只能是无奈地和年纪和解,每天先从十一点前睡觉做起,过度到十点前睡觉。最终目的是九点半上床,十点睡着,第二天自然醒。

目前,我基本上可以做到了十点半睡觉了!

坚持下去!

第三,适当锻炼

做不到每天六千步,就提醒自己经常走路。

加上不时的按摩个穴位啥的,也是一种锻炼。

再有就是时不时的学习下八段锦和站桩啥的,虽不能天天如此,但是有总比一点也不做强吧!

最后是放松心情

这一点我还是有信心的。

记得多年前,我应聘一个岗位,当时需要填写一份心理健康问卷,我下意识的选项基本都是中性或中性区域,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确实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人和事。

马上要奔七,更是能看开很多事!其中包括生和死…

其实对于全科医生来说,能给你的建议和指导都是原则性的。

从这一点来说,西医的全科医生和老年科 都不是我这个年龄的首选。

有时候,中医的一人一方可能比西医的千人一面更适合老年人。

我自己的体会是,身体有问题无论年龄大小都要交给专科医生。

调理和保健也要靠自己。年纪大了记不住就多记笔记,多看一眼多想一会儿,多问问老友。

没有了家务拖累,身体还能承载一般性劳动,就要提醒自己学习些简单的身体结构,养生保健方法,掌握一定的穴位按摩手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摸索适合自己身体的一套日常维护方法。

说到底,自己还是要做自己的全科医生为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