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莫莫问我“试用期过了么?”我才惊觉来这里已经满一年了!?那这一年我的收获在哪里?
盘点下来,最核心的收获是提升了系统化思维能力。以往每次各种职业测评,但凡有“系统化思维”或类似的维度,我的得分无一例外完美的接近0分(简直是作为思维主题排名第二我的奇耻大辱)。开头几年觉得没有环境也用不到、后来有点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提升,去年发现,其实平常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理念深挖下去就可以初步建立系统性思维的框架。具体说自己这一年的收获,就是结果导向和抓住重点。
结果导向(或者说“以终为始”)
不是说以前不知道按照目标设定工作计划,而是没有把目标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2017年初拍脑袋想,“年内我要完成5次外出收费分享”。目标很赞,也和我这几年的个人发展重点密切相关,但是怎么完成?完全没考虑过,所以去年对这项计划的实施方法就是碰运气,碰到了就能完成、碰不到就是没有能够达成目标的条件,所以也不能全怪我,结果自然是没碰到,本项计划完成率完美的等于0~~或者工作中做分析报告的时候,考虑的不是希望通过信息呈现达成什么样的目的,而只是考虑我能从纷繁的数据、记录中分析出什么内容、什么结论,再把这些看起来很炫酷很有价值的内容往报告里塞。至于报告最终呈现了什么、看报告的人通过我的努力看出了什么结论,对不起我已经很努力的在思考了,而且还相当的深入,如果你没看懂,那你真是没有发现我和这份报告的价值!!!(所以呢活该很多工作不被认可,努力的方向就错了)
2017年学会不和目标对立起来,通过“愿景”-“目标”-“策略”-“计划”的模式理清思路、盘点资源。无论是接到工作任务还是设定个人目标,先不要急着动手,想想通过这件事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复杂一些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项目类事务先考虑清楚整件事希望实现的最终效果是什么?最终的效果因为只是长远的方向有点虚无缥缈,或者因为是个耗时较长的系统性工程无法一次性达到,所以仅仅有最终效果(简单总结为”愿景“)还远远不够,要有明确可量化,并且能够在短期内(一两个月)可以达成的具体目标。有了阶段性目标呢?别急着做计划,先盘点下目标和现状之间的差异、差异可以借助哪些资源达成、手头有哪些可用的资源(包括自身知识技能、可以得到的资源、资金时间设备等物质条件的支持)、欠缺什么资源、欠缺的资源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弥补、如果不能弥补有什么补救方式、如果不能补救会对结果造成怎样的影响、是否影响目标的达成……盘点一圈之后,再结合资源制定实施计划~~这样的计划更加贴近目标,也能更有效利用手头的资源。执行的过程,当然不断的PDCA,纠偏和调整~~
比如,2018年仍旧设定了外出授课的目标,我希望通过讲课这件事探索新的职业可能性。这是我的真实想法但很模糊,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所以姑且把它认定为远期的愿景,还需要更聚焦的阶段性目标便于实施。所以2018的目标就聚焦为外出上10堂收费课程,鉴于刚刚开始做这件事,只要时长大于2个小时、每小时课酬250元以上就算一节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有课程、能够讲课、还要有讲课的地方和时间。课程这块,这两年到处听课,也混了几门版权课的认证讲师,凑吧凑吧总能凑出来;讲课的技能学过不少,也有过一些企业内部做培训、社群分享的经验好像能够应付;讲课的地方呢?2017年联系过两家,但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参加他们的授课活动,今年可以重新勾搭一下~~时间也很关键,是不是可以通过提前规划、提前请假的方式协调出来?看起来万事俱备,接下来就是具体计划啦~~~貌似我的资源比起目标还是绰绰有余的只要安排合理没什么不能完成的,要不要适当调整下目标?比如缩短完成的期限或者设定更高的标准?鉴于这是第一次在外面上课,适当保守点比较好,完成头三次以后,如果评价不错在调整也来得及。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呢?比如请不下假来,我的PLAN B可以有哪些?……
规划了这么久,足够详细啦,接下来就是——行动。
抓住重点(其实就是80/20法则)
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关键的人或事上,同样是老生常谈。经过这一年实际工作,结合《跃迁》中的一些理念后,仍旧会有新的体会。
《跃迁》中提出,通过花费1%的时间,抓住目标领域中1%最关键的点获取50%领域信息。这种思路在工作中同样适用,尤其是这一年一个快速发展的新业务做干部管理更是直接印证了其有效性——20%的骨干员工产出80%的组织业绩、骨干员工中的20%(大致对应占公司4%的领导者)会产出64%的业绩、关键领导者中的20%(大致对应公司1%的高层管理者)会产出50%左右的业绩。无论快速扩张或是规模庞大的组织往往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那就分析哪些是其中的20%、4%、甚至1%,有能力可以顾及20%、不行就抓住4%、再不济确保1%最核心的部分。帮助他们成功最起码保证组织能达成基本的业绩。
工作安排也是一样。虽然每一个岗位工作都是千头万绪,但一定有几样才是影响老板对自己评价的核心工作,与其事无巨细每一样都做得很平庸得到刚刚及格的反馈,不如抓住重点,做好核心工作,再保证其他工作不出错(至少不出大错),最后的评价结果反而会是优秀。
换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公司不愿意花钱或精力培养大多数普通员工。虽然工作的本质是交换,但对于虽然勤勉但少有产出的80%,注定得不到企业的关注——对于企业而言性价比太低了。只有努力成为关键的20%,才有机会获得组织更多的关注和投入,更多的锻炼、培训、升迁机会。
虽然都是刚刚工作就听到的理论,也自以为某种程度上一直在践行,但深究起来其实可以挖掘的点还有很多。先从细小方面做起,一点点重新构建自己深度结构化思考的能力对我来说也是延长职业生命非常好的方式。
也希望我一点非常粗浅的思考能对您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