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方老宫保》

译-方老宫保

《里乘·卷一》著者 [清] 许奉恩

译 关中麦客

20251012

方老宫保

家里大人还说过,我的家乡的方恪敏公(方观承,清代名臣,“恪敏”是其谥号),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的父亲方式玉因公务前往边疆戍守,最终在戍边之地去世。那时方观承刚过弱冠的年纪,听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后,光着脚徒步跋涉几万里,一直走到塞外,将父亲的骸骨背回故乡安葬。后来,方观承以平民身份得到了如“马周之遇”般的赏识(“马周之遇”典出唐代:马周早年落魄,后因才华被唐太宗赏识重用,官至宰相,此处指方恪敏公被朝廷发现并重用),官做到直隶总督。他的儿子方维甸、字葆岸宫保(“宫保”是清代对加衔“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的尊称,非实职,多为荣誉加衔)、侄子方受畴、字来青宫保也先后相继,都官至总督。时人都认为这十分荣耀,以为这是方观承平日里坚守孝心、友爱兄弟的善报。

里乘子说:《易经》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善愈厚重,则福报便愈丰厚且愈长久。我的家乡中大家族甚多,但没有像张、方两姓能这样显赫。张氏先祖所积攒的善,福荫后代子弟在科考时高中者不绝。自张英(即前文提到的张文端公)往后,六代子孙一脉相承。都官至翰林。潘世恩潘文恭公(清代大臣)曾撰文记载过此事,说这是自古至今所没有过的。而方氏家,也是自明代到清代,其子孙也多做高官,其中还出过知名的文人和研究儒家义理的学者。若非先祖没有盛德,后代能有这样的成就吗?从方观承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事,已可大概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