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陵庙考
商汤是商朝的创建者,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成唐、高祖乙和武汤、天乙。今人多称成汤、商汤、殷汤。作为一代开 国之君,商汤陵墓庙宇坐落何处,是关注和研究商代史的重要内容。
有关商汤墓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殷本纪》注:“皇览曰,汤冢在济阴毫县北,东郭,去县三里,冢四方。”《水经注》载:“杜预曰:梁国蒙县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汤冢,其西有箕子冢,今城内有故冢方坟,疑即社元凯之所谓汤冢者也。而世谓之王子乔冢。冢侧有碑,题云:《仙人王子乔碑》。”此考证排除了河南商丘说或曰河南虞城说。
三国时期曹丕著的《皇览》:“涡北凤头村,有成汤故垒”。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商成汤葬于涡河之阳”。据《亳州志》记载:“汤陵西有桑林,是成汤王祈雨处”,东北有桐宫,是伊尹囚禁太甲之处,今具无存。民国25年(1936)辟为 “汤陵公园”,园内广植花木,松柏常青,亭榭翼然,曲径通幽。现存汤陵为一高大圆形土丘,高6米余,周长近60米。墓冢前竖“商成汤王陵”石碑,墓南一棵500余年树龄的黄楝树生长顽强,历代重修汤陵碑刻,由于战争破坏,仅存清代康熙12年(1681)和乾隆36年(1771)“重修汤陵碑记”立于左右,记录了历次维修汤陵的情况。园内古树、寝陵、墓碑,构成了帝王园林特色。1981年9月,这座位于今安徽亳州市谯陵北路东侧,涡河北岸的商汤衣冠冢,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阴宝鼎说。南宋《文献通考》载:“殷汤葬汾阴,太祖乾德四年,诏给守陵五户,《平阳府志》元癸未岁沦于汾河,以石柩迁葬焉。”此地汉为汾阴县,汉武帝时改名宝鼎县。所以又分为汾阴、宝鼎两说,其实为一。清代著名经学家和方志学家孙星衍称:“移咨山西布政司,告以荣河汤陵,出后魏小说家言,张恩破陵得铭,附会殷汤,前代沿讹,列为祀典。”亦被排除。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流传的说法。
由于“古者墓而不坟”,故西汉刘向曾称“殷汤无葬处”。稍后的《括地志》是唐代极具权威的官修地理著作,历史遗迹是其记述的重要内容。
陕西三原说。《括地志》载:“雍州三原县有汤陵。又有汤台,在始平县西北八里。”经考证其地,实为东周时之亳王号汤者的墓葬,因此可予以排除。
河南武陟说。《括地志》载:“武陟县东三十五里商村有商成汤陵。”清乾隆《怀庆府志》墓葬卷也记载成汤陵在:“武陟县东三十五里千秋乡商村”。明朝诗人朱自新的《怀宫咏古》有:“山涛祠古莺花老,天乙坟荒岁月多。”
武陟成汤陵所在的商村遗址,经评专家评估确定为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层,大批文物属商周文化遗存。遗址总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遗址的核心部分位于顶部面积为250×250米的高丘上,地表文物有商王庙、汤帝陵。商王庙存有宋代重修商王庙石碑一筒、元代重修商王庙石碑两筒。汤帝陵有唐代古槐一棵相传为尉迟敬德手植。商王庙的北面和东面另散布着8个墓冢。
《易》曰:“古之葬者,衣之以薪,不封不树,丧期无数。”《礼》云:“葬者,藏也,欲使人不得见之。”目前探明的商代、西周墓均没有发现过封土,可能恪守“不封不树”的古俗。武陟汤帝陵由山体演变而来,没有大量封土,完全合乎这一体例。
图片
商代、西周墓中,大型墓上常常有享堂一类的建筑。商村遗址陵与庙在一起的形式,也完全合乎这一体例。据考古工作者推断,商村遗址的商王庙可能是成汤死后不久修建的,后因年代久远,屡毁屡建。现存《宋重建商王庙大殿记》,明确记载了该庙是在旧址上重建的史实。遗址中出土有东周粗绳纹筒瓦和板瓦,或表明当时是有商王庙的。
据史料,古黄河在武陟折向东北,今黄河南岸的广武山北部的山体,在商代时仍斜向东北延伸至今武陟与获嘉交界处。这些丘陵山体就是《禹贡》记载的大伾山,商村遗址就位于大伾山的核心部位。在自然决溢和人力开凿的共同作用下,山体塌陷入河,河道南迁,最终使郑亳与汤陵分居大河南北两岸。
图片
由于怀川是商汤灭夏前的根据地,他死后葬于此是极有可能的。此外,怀川还有多处祭祀汤王的庙宇,如“汤王庙”、“汤帝庙”等。现存的“汤帝庙”(位于博爱县城西东王贺村)、“成汤庙”(位于博爱县柏山乡上屯村),均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武陟县商村的“商王庙”,与“成汤陵”同处一地,最值得考证。从商代遗址推断,该商王庙当是在成汤卒后不久修建的,后因年久,屡毁屡建。商村现存的《宋重建商王庙大殿记》,明确记载了该庙是在以前旧址基础上重建的史实。1963年,成汤陵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商代毫都(郑州商城)与武陟商王陵(商村遗址)均处于河患严重处,甲骨文中的“害禾、害年、咎我、害王、害雨、害云”等均可能与此相关。商代主都由毫(郑州商城)迁殷(安阳殷墟)的原因,也可能与黄河洪灾有直接关系。据史料,“祖乙圮于耿”。盘庚迁殷之时,“殷降大虐”,民众“荡析离居,罔有定极”,此“大虐”应指洪水灾害。《尚书正义·盘庚上》孔颖达疏引晋人王肃:“自祖乙五世至盘庚元兄阳甲……下民邑居垫隘,水泉泻卤,不可以行政化,故徙都。”
而毫地所在,历来有争议,如今多数学者同意王国维的《说毫》之论,即在今曹县境内。其具体方位,据《克州府志·古迹志》载:“故毫城在县南20里曹南山之阳。其旁为蒙城。”《曹县志·疆域志》上又载:“在汤陵东南三里,一曰景薄,一名北毫,即此。”如是说,当时此地是商族的重要根据地,那么曹县一带留存有商村、盘庚村、盘石镇等村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史载“汤革夏命”后,在位三十年,死后葬于土山(曹县山)之阳,今山化乡邙岭上地蔺窑村北。冢原高7米,底部正方形,边长25米,顶部略呈菱形,冢前有墓碑,占地2亩左右。陵前有汤庙,配有东西庑、前殿和大殿,十分壮观。宋皇右四年、元延右五年、明宣德八年、成化十二年、弘治五年、嘉靖二十五年、万历九年,曾多次重修,但后来均毁于战火、水患之中。汤王陵虽几经沧桑,仍不失为商都毫于曹县的历史依据。
图片
河南偃师说。《括地志》也提到:“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盖此是也。”北宋《太平寰宇记》说:“偃师县汤陵坑在县东北山上八里。”明《一统志》也说:“成汤陵在(偃师)县东北山上。”
认为成汤陵在偃师者常以清人孙星衍的考证为凭据。然而,孙星衍撰写的《偃师县志•陵庙记》中说:“唯偃师东北山所谓汤陵者,去城七八里,古冢巍然,樵夫牧竖皆指为汤王葬处云……古圣王,精灵无所不在,虽非葬处,以为祠焉,可也。”孙星衍在曹县重修成汤陵庙碑中更加是明确指出:“并考《括地志》所称偃师汤陵,乃汤祠之误。”
另据《清一统志》:“古之言汤陵者凡三,《皇览》谓在济阴毫县,《括地志》谓在薄城,又云在洛州偃师县,皆以汤所常都处言之。隋文帝始祀汤于汾阴,唐去汾阴而祀偃师,宋适于汾阴立祠庙,后遂为故事云。”讲得够明白了,偃师汤陵是唐代时开始因祭祀成汤而建的祠庙地。
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研究员蔡运章认为:“成汤灭夏后建都偃师,且在此为帝王13年,死后理应埋在都城附近;汤的后代有八九人在这里为王,为祭祀方便,也不应将先王埋在与商都之初的西亳毫无关系、且远离都城的商丘、虞城、亳州、扶风、宝鼎、曹县等地。” 此外,1947年,人们曾在汤王陵前3米多深的地下发现的石马、石羊,很可能是汉、唐以汤王陵来重修汤王陵的文物遗存。
蔡运章先生的意思是指成汤的葬地不得据其都城过远。然而,成汤灭夏后的都城,2000年结题的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确认的是郑亳。按《竹书纪年》(今本),商王成汤于灭夏前在此经营“郑亳”16年。灭夏后商汤在河洛地区曾短暂停留,时遭连年大旱。桑林祷雨后,商汤“迁九鼎于商邑”复归郑亳。而西亳则是“偃师乃周初以处殷顽,因亦有亳名,后人乃由此误说。”又有商初在河洛营建的军事重镇、“桐宫”、陪都等多种说法。
据晋《太康地记》 “尸乡南有亳坂,东有城,太甲所放处”这一记载,孙星衍认为,虽然文中没提到偃师和汤冢,但尸乡在偃师,伊尹“放太甲”的地方为桐宫,桐宫近汤冢,意思也就很明白了。唐《括地志》也提到:“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盖此是也。”北宋《太平寰宇记》则说:“偃师县汤陵坑在县东北山上八里。”明《一统志》也说:“成汤陵在(偃师)县东北山上。”孙星衍认为,偃师既是商都西亳所在地,则汤的埋葬之地亦应在此。
1983年春,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尸乡沟发现了3600年前的古城遗址——商都西亳城。它是我国考古发现的商代遗址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好、文物遗存最丰富的一座商代都城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1983年世界17大发现之一。这次考古发现,使一直争议较大的成汤埋葬地也水落石出,位于偃师蔺窑的汤王陵是成汤埋葬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可惜的是,1971年冬,位于村北1公里处,长20米、宽18米、高7米的汤王陵墓被平毁。据说墓土质黏而硬,应是从外地运来的,平毁时动用了炸药,断断续续用了1年多时间才告“竣工”,但陵墓原址还是比周围地面要高出一些。近年蔺窑村人在陵墓原址按原来的大小丈量出陵墓的具体位置并进行了重修,汤王陵墓才恢复其高大宏伟的原貌。
2002年3月,在纪念商汤建都西亳36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专家学者认为──3600年前,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在西亳,即今河南偃师市尸乡沟建立了商王朝的第一个国都,成汤王的陵墓就在距西亳不远的邙山岭蔺窑村北。
唐朝史学家张守节考察了多个汤冢,在《史记正义》一书冢说偃师的汤冢,“近在桐宫,盖此是也”。张守节说偃师的汤冢,是成汤真正的葬地,是有道理的。
河南、山东、安徽三省交界的地方,是周代商后,安置殷人的地方,各地多有汤陵,出现纪念商汤的墓冢也是正常的,而成汤真正的葬身之地又在那里?清代著名经学家和方志学家孙星衍曾根据文献中有关记载,采用逐个辨析的方法,考证出偃师汤陵是成汤的真正葬身处,其他如陕西三原汤陵、汾阴宝鼎汤陵、河南虞城汤陵、睢阳汤陵、安徽亳州汤陵、山东曹县汤陵等,都应是纪念性的墓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