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 回来的路上,在十字路口看到一个卖水果的摊贩。三轮车上摆放的草莓鲜嫩欲滴。想着昨天刚刚吃完的草莓老公表示好吃,就想着再买一点。告示牌上写着10元一斤,自己种的,心有所动。问了价格,但没听清楚。盯着草莓看了好半天,犹豫着自家种的怎能大小都一致,像是转基因的呢。听人家说流动摊贩上大都短斤少两。
女摊主三四十岁的样子,说话声音很大。眼神游离不定,我在想是不是经常和城管斗智斗勇养成的习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弄得买东西的人也很紧张,仿佛自己是在做一件违法的事,有点像偷东西的感觉。我很不喜欢这种购物体验。正当我在这考虑要不要买的间隙,女摊嗓门提高了八度:买还是不买?!
我心里不悦,绿灯亮了,我反倒下了决心。
后面传来女人的不满:浪费时间!
本来想回敬她一句,想想算了,跟这种人生气犯不着。
以前一个段子,说北京人的贫。一个人违反了交通规则,被警察拦住,软磨硬泡,最后请求警察:您就把我当成一个屁放了吧。
这种人,屁都不是,就像刮起的一阵风,就像一片树叶,轻飘飘的,过去就过去了。不需要在心里留下任何痕迹。
每个人都是双面人,一面左,一面右。一个是我,一个是自己。于是我对自己说,不要跟这种人计较,这种事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
就像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想不通的事,会向朋友、长辈、有经验的人求教。理解了想通了就欣然接受放下了。
于是“我”接受的“自己”的劝告,真的就放下了,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很正常自然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该给老公买点什么水果、零食?烧点什么好吃的呢?
我又开始在心里盘算去做下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