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地旅游前,因为之后一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我总是会把计划制定到以小时为单位;出发时大包小包地,还因为难以预订当地饭店,担心未来几天吃饭会被宰,或是吃不上当地特色。
无独有偶,在我离职那天,店经理想挽留我,暂时不给我排班也没办离职手续,后来微信询问我的意见,我委婉地说出理由,她没有理我。我以为之后要走好多流程,甚至消极地想:这么走了,她会不会不发我这个月工资。
但事实上,旅游时我确实体验到了当地饮食文化,也没有超出预算;店经理只是一时忙没有回复,后来也同意办理我的离职,工资、奖金也都发到我的账户中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纠结、焦虑只是因为身处在那一刻,时间赋予我们限知的视角,让我们看不到未来的走向。可以说,我们是囿于三维空间的生物,就像“爬虫”囿于二维平面一样。在时光机没有被发明应用之前,生命是一场单向旅程,时间是一列单向列车。我们从已知走来,向着未知而去。
但当我们站在人生旅程的另一端,以时间检验的观念审视过去的那些纠结、焦虑,会发现很多都只是过往云烟,这是因为我们对于过去有了相对全知的视角,当然也不排除记忆的美化加工。
这时我们或许会遐想,如果那些时刻我能更加豁达潇洒地去面对,那会有多理想。于是就诞生了许多发生于过去将来时态的情景:要是旅游不做那么多的规划,会不会就能体验到“说走就走”的自由;要是不那么在意店经理的回复,是否能洒脱地给自己的身心放几天假……
很遗憾,过去将来时中“将来”不能把“过去”抵消成“现在”。我们可以评判过去,但不能参与到过去,乃至逆转过去,于是我们又一次感叹到:我们的生命囿于单向行驶的时间。
于是我们将焦点回到当下,这也是时间坐标所定格处,面对前方未知漫长的路,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史铁生的一段话或许值得思考:
如果你站在童年的位置瞻望未来,你会说你前途未卜,你会说你前途无量;但要是你站在终点看你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有一条路,你就只能看到一条命定之路。不知道命运是什么,才知道什么是命运。
前一句大抵与我前文所述类似,而后一句私以为难以理解,个人解读为在生命这一单向旅程中,我们无法给“命运”这个概念下定义,但经历了种种后,我们才意识到哪些可以归为命中注定。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相比去解读命运,我们应该侧重于去经历人生?
尚不具有感知四维空间的能力,我们抓不住未来走向的线索,这既迫使我们面对未知的恐惧,也给予我们探索的机会,何不潇洒豁达地“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正如卡耐基所言:你所焦虑的事情,99%都不会发生。就算1%的概率受了伤,只要不是生死大事,那都只是擦伤——尤其当未来的自己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此事时。
综上所述,我们生来被时间的浪潮裹挟,望不到未来,回不到过去,这是一场单向旅程。这场旅程有无奈,但也有精彩,要宏观豁达地看待旅途中的磕磕跘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