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过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阐述,而在《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中首次了解了教学决策,再次刷新了我对教学的又一认知。书中指出,教学决策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课堂上的学生、内容和活动组合生成的现象,基于所获取学习数据而采取的措施。教学决策不是教师随意而为的结果,是基于学情、课堂状态和数据的觉察和决策。老师在设计问题链时,需要基于对学情和教材的考量,而在课堂上抛出第一个问题时,应该仔细设想问题应该如何抛出,抛给谁,会有怎样的效果,是否能促成所有学生深度思考的达成?过往,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对问题的设置考虑不够周全,或是缺少对学生的追问环节,或是缺少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设计问题。此外,当学生借助反馈器展示答案后,教师应该如何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是直接公布真确答案?或邀请优生解释答案还是基于当下学情,对学生进行重组,再开展二次讨论然后重新作答?每一个教学决策都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映,教学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最佳决策。
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第四模块共读笔记--教学决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位老师的课堂都有自己的习惯与风格。从学生中心的课堂出发,建构教学模式,而且不仅要有教学模式,还应该思考学习...
- 信息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让我看到了教学更多的“可能性”,音乐可以与语文课堂融合,其他学科可以相互融合,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