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非暴力沟通实践篇(完)

阅读材料:《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页数:1~232(全书完)

感悟:

    本书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心,与培训师们的交流记录。这里面引用了很多案例,也有大幅的角色转换练习。马歇尔博士用这些案例和练习,向培训师,向大众进一步更详细地解释非暴力沟通的原理及其实用。讲真,真的是要实施非暴力沟通进行心理治疗,仅仅简单的依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个步骤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心理学的基本素养垫底,这四个步骤不可能熟练和准确地运用。至少,很多地方我不是很懂,也没有耐心仔细看下去。

我只关注三个部分:夫妻矛盾,愤怒管理,亲子关系

001 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的五个方面

1.表达我们自己的需要

2.感知他人的需要,不论他人如何表达他们自己

3.检查是否准确听取了需要;

4.感同身受地倾听他人的需要;

5.将提出的解决方案或方法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语言。

002 非暴力沟通的本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彼此的人生更加美好,丰盈。

003    亲密伴侣的四个情感问题

    1、请告诉我,作为配偶,我做的那件事情,导致你一生一点不美好?

    2、当我在做某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3、你的那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4、我能做些什么让你美梦成真?

004    愤怒,是一种自我提醒,就像汽车仪表盘一样,表示我们的情绪达到了怎样一个临界指标。

005    一旦愤怒,我们可以确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慢下来。冷静下来。观看脑海里里面愤怒的评判秀。

006    以四个步骤处理愤怒

    1、找到愤怒的诱因

    2、真正引发愤怒的,是基于这个诱因上面的评判。

    3、评判,实际上是对需求的一种异化。找到真正的需求

    4、向对方提出反馈:(1)揭示诱因;(2)表达此刻你的感受;(3)表达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4)用清晰的表的,向对方提出请求(比如请对方复述一遍你此刻正式的需求)

007    我自己的感悟是:

    如果我想彻底地对过去进行和解,也许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办法,通过四个步骤,充分的把愤怒释放出来,找到真正的需求。

008    亲子关系中,当给孩子贴上“孩子”这一标签时,交流的地位就不对等了。应该用人来平等对待。

009    强迫会遇到抵抗,惩罚和奖赏都是一样具备强迫性,都是父母试图控制情况的思维模式,不是最佳的亲子模式。

010    强制力的惩罚性用法,其目的也许就是制造痛苦,给对方(孩子)痛苦和折磨。看着对方难受,心里隐隐有一些快感。我想这也许是多年前自己遭遇自己的上级(父辈)对自己惩罚,而无法反抗,无法释怀时的一种推移替代心理。这种心理很可怕,极端错误。

    还有一种是强制力的保护。比如孩子不小心走到了马路中间,作为惩罚,要把他强制力地拿回来,甚至要在后院里反省一下。这是对环境的控制。

    有时候,要训练自己区分这两种强制力,不可滥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