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秩序敏感(2024-07-02)

什么是秩序敏感呢?

父母未经同意就翻自己的东西,和朋友约好了,出门前却被放鸽子,下班想洗个澡, 结果发现家里停水了。

在外人眼中,这些很正常的变化,在秩序敏感的人心中却激起一场情绪海啸,生气,烦躁,甚至崩溃,这就是秩序敏感。

一个人难以忍受某些认定的秩序被打破,对打乱秩序的任何变化都异常敏感。

比如一个计划被打乱,整天都会不开心,那这些敏感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很有可能是因为在小的时候啊,那些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早在二到四岁时,秩序敏感就已经出现,这被称为是秩序敏感期。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比如有人敲门,一定要自己开,玩具一定要放在某个地方,否则就哭闹,发脾气。

这看似无理取闹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在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这也是一个人安全感的最初来源。

那你为何足够的安全感没有建立起来?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必须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成年后才能发展出安全感和归属感。

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需求,觉得这是不听话的表现,去管教或是强硬的打破孩子的规则,他们就很难建立对世界的信任,长大后也会更容易焦虑,不敢放松对生活的控制。

然而,成年人的世界是复杂万变的,生活也不会按照既定的方式出牌,而秩序敏感者只能在失序中苦苦挣扎。

那如果你是一名失序者,该怎么应对生活中的失序呢?

第一,要学会给生活一些留白,白天的计划不要安排太满,给自己留出调整的时间,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突发情况。

第二,要重视日常生活的力量,在无序的世界里为自己创造个有序的小空间。

比如说规律作息,运动,做家务等等。

日常生活的确定性可以帮我们抵消掉很多对应变化的不安全感。

第三,要学会接受人生的无常,不确定才是生活的常态。

越想事无巨细的掌控,你就越容易失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