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节数学课,处理完课本练习,还有几分钟时间,便与同学们分享了一则数学小故事《爱占小便宜的皮皮》。
故事讲述皮皮好吃懒做,不好好学习,总是多拿偷吃好朋友的果实。有一天,狡猾的狐狸,利用皮皮爱占便宜的弱点,出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就让它轻轻松松掉进了提前布置好的陷阱里,最后还是它那些善良的朋友们集体想办法把它救了出来。
一则有趣的小故事不仅驱赶了孩子们的困意,也激起了大家相互探讨主人翁皮皮的兴趣。同学们一致认为:皮皮之所以上当受骗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学习,才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还有同学觉得,幸亏皮皮有好朋友帮忙不然它就死定了,有朋友真好!……一片交谈和欢笑声中听到下课铃响起。
“好了 孩子们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老师,你下一节什么时候再给我们上课啊?我特别喜欢上您的课,我每天都盼着见您!”
“老师,你以后能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吗?”
“老师,我现在觉得数学课很有趣”
“老师,我觉得学好数学特别有用”
……
下课了,孩子们围着我,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说个不停,真切的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做教师尤其是从事数学教学,不仅仅要传递知识,还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在培养学生更高的情商和智商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它既承载了发展数学思维的关键任务,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契机。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建立一些规则,渗透分享的意识,就好比在学生心田种下了一颗种子,让这些规则、能力扎根在学生的骨子里,待将来发芽壮大,开花结果。
其实,何止是数学,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我们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让出这“一亩三分地”,用心关爱学生,巧妙设计教学内容,让孩子去耕耘去发现,那么,在孩子心田种下的种子还会有更多。
教育本就是“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工作,努力迈出的每一步,终将成就抵达远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