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来很感激我曾经的一些老师,尤其是他们对我从不吝惜赞扬与肯定,让我受益匪浅。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这是虚荣,仅仅是几句夸赞能起多大的作用?对于一个普通人的成长真的那么重要吗?答案是一定的!
那时的初中离我家并不远,下了课在街上闲逛都能看到老师。他们的话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极其权威,况且,当初的我很内向,特别把夸赞当真。虽然觉得自己并未做出惊人的成绩,但还是会在内心牢记。
很容易发现,老师们给我的所有认可,虽然并不能直接改变我的行为,却可以实实在在地作用在我的认知层面,影响我的态度。而态度,直接影响行为。表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笼统模糊,甚至很玄,不针对具体某些事,但会从“你会是什么样一个人”的高度评价而给予肯定。
就像傻傻上课时,老师发脾气批评时突然来一句,“你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态度,一定能考上什么学校”。现在想起来甚至感觉当时很可笑,你怎么知道未来的事?然而其中的原理,值得玩味。
你看,所有的评价都是正面的,给你扣个天大的帽子,不具体说哪个方面,就说你很赞了不得。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冲击力极大。当我每次写完作业给别人抄自己玩游戏去,或者偷完懒后,来上这么一句话,确实很揪心,想偷懒?不行啊,毕竟我和别人不同啊,这么多人还在期待我的成绩啊。
小镇教师们的做法,展现了长远的目光与树人的智慧,基本是一劳永逸,只要注入一个观念,孩子便会顺理成章按照你的人设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当时的我,得到的信念是:你,是一个与众不同且很好的孩子。
一个很好的人?这样的信念有何作用?基本毫无作用,然而又处处有用。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未来的发展道路不知道会遇到多少不确定的情况,困难,甚至风险。
老师们肯定也知道,方法与技能无法穷尽,一切在改变,教也教不完,与其学会一招招兵来将挡的方法,不如干脆植入一个无比确定的信念——你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
他们没有像很多师长那样,和你说:你做这个,做那个,这样做才会成才。万一这么说,或许我们都不会搭理,会觉得老师只是在劝你学习。
而他们却没有,他们的逻辑颠倒,直接以貌似上帝的视角告诉你:孩子,你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你无需证明自己的优秀或拼力追逐,只需要你的行为符合人设就够了。
这无疑是给一个生命无穷的可能性,一个确信自己会是很好的人,在面对各种不确定的情况时都能以确定的态度来面对,怎么都走不偏。就像参考预言书,把生活过成想要的那样,没有丝毫压力与疑惑。
说起不确定性,战争是个极好的例子。战况突变类似风雨无常,这一刻不知下一刻的命,谁赢谁负没有定数。但是你会发现,双方将领在开战前都会鼓舞士气,发表演讲,都会传达一个无比坚定的信息:我们一定,肯定,百分百,将会取得最终胜利。
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听来简直是废话,充其量不过是空喊口号煽动情绪,到了战场,该挨揍还是会挨揍流血的。毕竟希望不能寄托在口号上,实力才是关键。
然而要知道,情绪的感染力会在战争中无限放大,在不确定生死的情况下,明智的做法是要榨干它所有价值,对于绝望的人们来说,这就是希望这就是真实的。
成人的逻辑与孩童时代的思维很不同。小时候一切链条都是闭合且确定的,做完作业就能出去玩看动漫,翻来覆去几本书一个个字慢慢学,这次不是第一,下次也会有个好成绩。但长大后就不同了,矛盾永远存在,要么解决一个长期持续不太难的问题,要么解决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是没人给你打包票你会做好,做不好甚至会失去一些东西。
所以,很多人不是输在了不勤奋不努力,而是大多数人都在看不到光明的时候倒下了,蒙上了双眼,少了能成功的信心,自然被困难轻易打倒。
如果有一个未来的自己,穿越过来跟你说:你将来确实成了什么样的人,只不过中间有点波折,你自己处理一下就好。那你即使失业恰逢生活低谷也不觉得有什么,甚至很乐意。
如果有一个未来的自己跑来跟你说:你和某小伙或姑娘,最后一定会白头到老。那你肯定会认为眼前的争吵分居不算什么,因为结局你知道,即使过程中遇到再大的挫折,你也会觉得,这都不是大问题。
认识到这一原理,你会发现,稀疏平常的鼓励饱含多么大的意义:生活虽有苦,但务必相信,你会活成你想要的模样。
更多心语请关注微信:梦想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