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又有了很多关于高考的讨论。其中一个,已经讨论了40年:那就是用一场考 试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公不公平?
那么,什么是真正公平,公正呢? 来听听刘润老师的阐述:
公平,就是用“同一把”尺子丈量万物。我用分数要求你,也用分数要求所有其他人,一视同仁。这就是公平。
公平的核心,不是用了“哪一把”尺子,而是用了“同一把”尺子。
什么叫不是“同一把”尺子?举个例子来说。
妈妈对哥哥说:你怎么不把东西分给弟弟吃?哥哥说:因为弟弟也没有分给我啊。妈妈说:他不一样,他是弟弟。
这就是不公平。妈妈用了两把尺子:用分享丈量哥哥,用独享丈量弟弟。
高考公平吗?高考用“分数”这唯一的尺子丈量所有学生。高一分,清华北大;低一分,明年再来。谁也不能作弊。学生作弊退考,老师作弊坐牢。
那为什么要用“分数”这把尺子呢?为什么不用“素质”,“美德”或者“身材"“长相“呢?
这就涉及第二个概念:公正(justice)。
公正,就是选“哪一把”尺子来丈量。
那么,到底选哪一把尺子来丈量,才算是公正,甚至是正义呢?
公正,有关价值观。它的本质不是“你对还是我错”的问题,它的本质是“谁有权做选择”的问题。
比如哈佛,手上拿着一组套尺:分数这把尺很重要,社会活动这把尺很重要,体育特长这把尺很重要,背景多元化这把尺很重要。当然,家里有钱并愿意捐款这把尺,也很重要。因为捐款有助于学校发展。
你可能会义愤填膺:我没钱就没资格读哈佛吗?成绩好,但是没钱捐款,就要被有钱人挤掉名额吗?这不公平!
首先要纠正,这不叫不“公平”。只要“捐款优先”这个规则是一视同仁的,对所有人都一样的,那这就是公平的。但你可以说,这个规则不“公正”。
公正,是一个有关价值观的问题。谁也未必说服得了谁。那么核心问题来了:谁有权“定义”公正。在这个事例中:哈佛有定义公正的权力。
为什么?因为哈佛是我的,不是你的。我对哈佛的成功、失败负责。如果因为“捐款优先”的规则,哈佛遭人唾弃,再也没人报考,招不到好学生,最后倒闭了,损失的是我,不是你。我承担责任,所以我制定标准。
美国有很完善的诚信体制和严厉的司法体系,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发生了斯坦福受贿事件。试想如果在中国,让每个高校自主“定义公正”,带来的问题,可能会远远超出你想象。如果监管不力,会有无数学生在“不公平的公正”中,被绝望地改变人生。
所以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是对总体公平的妥协。然后在此基础上,谨慎添加了一点额外的“公正”因子,来中和粗暴的公平。比如用省级名额分配,来弥补地域教育水平不公;用各地单独出卷,来弥补地域知识结构的不公平。
那么如何做到既公平又公正呢?那就是“公开”。
公开,就是把丈量的过程展示给公众,让同意公正者,监督公平。
比如美国总统大选。美国总统大选,有三个基本的运行机制:
用一人一票选举美国总统,你们同意吗?都同意?好,我们定义了“公正”;
总统候选人可以演说,可以影响选票,但谁也不准用钱购买选票,可以吗?都同意,好,这就是“公平”;
投票结束,在摄像头面前唱票,接受全民监督,这就是“公开”。
一旦公开,维护公平的成本,将会因为分摊给所有利益相关者,而大大降低。
总结:
公平,就是用“同一把”尺子丈量万物;
公正,是选“哪一把”尺子来丈量;
公开,就是把丈量的过程展示给公众,让同意公正者,监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