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说电影
说实话,要谈论这部电影,很难。
比起需要大量知识的艺术电影,学霸担当的烧脑片,看这部片需要的,是岁月沉淀的阅历。
导演贾樟柯在看完首映后,给了极高的评价。
“面对银幕,面对刚刚消逝的影像,我们都看到了自己。”
这部电影的名字有点怪,注意别看走眼了。
《一一》
豆瓣、iMDb 8 分以上。国外的媒体都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
要知道,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要让老外理解并喜欢讲述台湾普通人生活故事的电影,不简单。
纽约时报:“看完《一一》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感激。”
《一 一》它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探讨的主题,是无限大的生活。
「生活」是一个很巨大的词,它包含中午吃什么,也包含你到底是谁,为何而生。
杨德昌用自己冷峻而富有诗意的方式,表达了台北的生活。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它并不只是发生在台湾。
它可能发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它就像一面镜子,每个观众会从电影里,看到自己生活的反射。
影片从一场婚礼开始。
婚礼是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仪式。与之相关的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出席。
在这场婚礼上,男主 NJ 偶遇了初恋。
好事多磨,新郎的前女友来闹事。
新郎让未婚妻顶着大肚子结婚。他看了黄历,那天是一年最好的日子。
刚才前女友来闹事忽然就让人理解了。这场婚姻,是「先上车后补票」的奉子成婚。
原本是大吉大利的喜庆日子,却发生了意外,婆婆倒垃圾摔倒了,抢救后昏迷。
而婆婆会昏迷的直接原因,是 NJ 的女儿婷婷忘了倒阳台的垃圾,婆婆独自下楼发生了意外。
无关紧要的小事,却造成不可必要的重要影响。一代垃圾引发了整个事件。
婆婆昏迷,阿弟按照医生的嘱咐跟婆婆说话。可是没说几句,就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说完了。
同样发现自己的生活本质是如此的敏敏,彻底崩溃了,哭着向 NJ 倾诉。
一家之主的 NJ 不仅要处理婆婆的事,老婆的事,还要处理自己的事。
初恋总是最让人刻骨铭心。
NJ 在稚嫩的年纪和初恋不告而别后,有机会两人又在一起吃饭逛街,谈心聊天。
这本应该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但事实上,过去的,永远回不去了,重来的,也不见得更好。
无论处在什么年纪,都要面对各式各样来自生活的问题。
没人知道婆婆为何会自己下楼,倒在垃圾堆旁。婷婷也绝口不提自己有没有倒垃圾。
这是她心里的秘密,这个秘密始终让婷婷饱受折磨。
青春期的懵懂,她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和他一起看电影,吃饭聊天,可男生似乎只是把她当备胎。
就连 NJ 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洋洋也有自己的困扰。
洋洋作为孩子独有的奇思妙想,却没人理解,他自己也得不到答案。
所以洋洋就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答案。
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
影片以一场葬礼结束。
洋洋在葬礼的独白,充满了童趣,也让大人深思。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
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
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也觉得,我老了。
杨德昌的《一一》看起来并不轻松。它平淡的就像你我在过的生活,没有轰轰烈烈的悲欢离合,没有酷炫的场景和紧张的情节起伏。
它并不是生活,它是生活的凝萃,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都能从中得到不同的意义。
它让我看到了喜,看到了悲,看到了爱,看到了恨,看到了生,看到了死。
《一一》仿佛在讲一个家庭中,洋洋、婷婷还有 NJ 面对的生活难题。但这一家子,却仿佛一个人的不同阶段。
NJ 看洋洋,就像自己小时候,而婷婷,则是自己的情人,她和自己一样是同类,最了解自己。
而这些不同年龄层面对的生活难题,得出的结论是悲观的:
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孤独。
洋洋说过,他们都看不到事情的全部。
我们无法过别人的人生,无法解读别人的内心。这份无奈让我们必将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婷婷误解了莉莉和胖子之间的关系。
洋洋的行为被老师嘲笑,被家人当做小孩子的机灵古怪。
阿瑞永远无法真正读懂 NJ 。
NJ 并不了解自己,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片中的人物,活脱脱的就是处于生活洪流中的我们,极力想要摆脱生活强加于人的无以名状的孤独感。
就像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而洋洋用拍照让人们看到了。通过《一一》,杨德昌做到了。
杨德昌说出了人们心中未言明的,甚至是为觉察的愿望。
这也许就是人们看了《一一》会啜泣,并不是因为故事有多么感人,而是松了一口气。
原来生活的真谛,就是这样。
看完片子,希望你还能对自己说,你还没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