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著名华人数学家、沃尔夫奖得主杨省身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期间初识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当时是高等研究院的教授,陈省身常能见到他,还被邀请到爱因斯坦家里做客。据陈老自己回忆:“爱因斯坦书架上的书并不太多,但有一本书很吸引我,是老子的《道德经》,德文译本。西方有思想的科学家,大多喜欢老庄哲学,崇尚道法自然。”
爱因斯坦也对老庄思想情有独锺,就曾向一年轻人解释道:“坐一烧红的火炉上,一分钟就像一小时;坐一漂亮姑娘身边,一小时就像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中国的庄子也说过:“泰山为小,秋毫为大;彭祖为夭,殇子为寿。”泰山和秋毫相比,当然是庞然大物;但和太阳系相比,形同一粒砂。宇宙无绝对之是非善恶,世俗之所谓是非善恶者,乃是相对的。东西方两大哲人说出了同样的真理。
老子与爱因斯坦两人相差四千年,生于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思想世界。老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时空论者;而爱因斯坦的的相对论,也打破了古典物理学的狭隘架构,给人类另一个看待时空的高度。从爱因斯坦的传记到相对论,再穿越到老子的时空,他们的思想观念却如出一辙的令人惊叹!后者成为现代科学之父,我们说:“爱因斯坦,是再世老子也不为过!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老子和爱因斯坦,这两位人类历史上的两大思想家,除了语言表达方式稍有不同之外,对于重要的科学精神和基本理念上,有何共同之处。
老子曰:“前识者,道之华,愚之始。”
爱因斯坦:“科学精神,在于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
所以科学家必须能够放弃任何学识与经验所构成的成见。
老子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爱因斯坦,主张自我教育,超越自己。
老子曰:“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以为教父。”
别人教给我的,我也照样交给别人,这种行为绝对是智识与思想的抹杀行为。这种强行强迫他人学习的人会不得好死,因此我们应该超越自己,成为自我教育之父才对啊!
吾以为教父者:自我超越,成为自我的教育者也。
爱因斯坦认为,说明事理之时,由于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常犯「自以为是」的毛病。因而说明事理应力求简洁、明晰与建立坐标位置的观念。
老子开宗明义的说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更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另一种坐标观念,强调语文的客观性。
爱因斯坦:“了解事项必须先观察事象运动的基本动机,因为所有运动的目的,是因为要恢复原来(最有利的位置)静止的位置。”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运作,吾以观其复。凡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永恒不变,谓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