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塞利格曼在《展望之人》一书中,用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了积极心理学的两个核心理论:
第一个核心理论:展望理论。简而言之,人是被未来吸引,而不是被过去驱使的。
塞利格曼认为,以往的心理学家在分析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把重点放在他过去的经历上,比如,是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什么样的童年经历让他形成了后来的性格。
早期的心理学家一心想构建一个类似于物理学的体系:只要知道了一个人的过去,就能推测出他的现在和未来,甚至可以把他当作机器一样操纵。
人类进化出的所有心理机制都是为未来做准备的。进化并不关心过去,因为过去已经无法改变,重要的是你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去塑造什么样的未来。
积极心理学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研究进展是“创伤后成长”。 心理学家发现,有些人在经历创伤事件后,一直深陷其中走不出来。比如,战争、地震、被霸凌、亲人去世等。然而,还有很多人在创伤之后虽然经历了短期的应激障碍,但他们的心理最终变得更强大。用尼采的话说就是:“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第二个核心理论:行动,也叫“主动性理论”。
主要由3个因素构成:自信、面向未来的乐观,以及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状况,“躺平”是不能真正改善我们的任何处境的。所以,塞利格曼经常说:“积极心理学至少有一半是在脖子以下。”
主动性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积极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这种信念能引发人的主动行为,让人们积极地改造自己和世界。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它不是为了让人感觉良好,而是为了让人持续提升。
所以,积极心理学也是一门关于积极行动的科学,它研究的是哪些积极情绪、积极认知会导向积极行动,以及如何去实践积极行动。
以上是摘文分享————《我不管,我就是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