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火烧和粘豆包,还有油炸糕

文/丘豸

来北京八年了。可能是环境的变化,我常常忽视农历。也许城市的生活属于公历,农村的日子属于农历吧,我时常这样想。

近几天时间,可能是我写了一些关于农村的往事,就突然想起农历来了。我打开手机日历特意看了下,才知道再过两天就是冬至,再过十多天,就进入腊月了。

一提到腊月,就容易想起老家。在农村,腊月是农家最欢乐的月份,因为进了腊月就快要过年了。意味着在外打工的人们就要回来了,家人们就要团聚了。留守的孩子可以见到爸妈了,异地奔波的夫妻可以拥抱了,老人们可以看到思念的儿女了。

为了这一年一度的团聚,人们等待了一年,为了这个团聚,人们期盼了多少日日夜夜。

在过去,一进腊月里,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了。那时候虽然穷,但有些是必须要做的,尤其是黏火烧、粘豆包,每家都要做上很多,放在仓房的大缸里。

粘火勺又称粘火烧、粘干粮。是以糯米、粘高粱米、大黄米或小黄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发酵和水洗之后,上水磨成水面子。再准备些馅子,一般是煮熟的小豆加糖的豆沙馅,还有以烘熟的芝麻或者苏子加些盐末当馅,叫芝麻盐、苏子盐。

包的时候,取小块面拍成薄片,放入馅子,包成面团,再压成小厚饼,上锅烙熟。此饼皮粘、馅甜,营养丰富,是冬季和春节期间民间的主食干粮。

小的时候,因为家里没有姐妹,我和哥哥每年都和妈妈一起包,一连要包上两三天。包了一帘又一帘,烙好后是一簸箕又一簸箕,放在外边,冻成冰块一样坚硬,再装入大泥缸里。食用时,取出放锅中馏一下即可。


有时候也包上一些粘豆包,蒸上两锅。其实粘豆包和黏火勺的材料一样,就是加工方法有些差别。粘豆包是揉成团球,放在锅里蒸,一次可以蒸几十个,比做烙黏火勺快。要说吃,我还是爱吃黏火勺,两面都有红褐色的嘎巴,给人感觉更好吃。

说到油炸糕,也是我们东北的特色小吃,主要特点就是皮薄,里面还是空心的,吃起来外酥里糯,回味无穷。

传统的油炸糕是用面粉经过烫面油炸而成,馅料选择也非常多,白糖芝麻馅、豆沙馅,也可以做成咸味的。我们做都用糯米来做,就是做黏火勺时特意留下些面子。糯米粉做炸糕口感会更加软糯。早些年一般都用豆沙馅。后来条件好了些,也有用芝麻白糖做馅。我比较喜欢甜味,所以做成芝麻馅的。


油炸糕不会做太多,尤其在早些年家里贫困的年代。那个时候,老百姓吃油都是问题,哪里舍得用太多的油,还得留着平时过日子呢!要不是为了不让孩子的盼头落空,是舍不得“走油”(方言,就是做油炸食品)的。

去年回老家,大嫂知道我喜欢吃黏火勺,特意给我留了不少,放在冰柜里冻着。让我一回到家里,就吃到了多年前的味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东北粘豆包(散文) 文/高传博 东北农村一进腊月门,家家都要沿袭传统习惯做三件大事:“杀猪、淘米、做豆腐”。我们家...
    笔耕心田阅读 6,109评论 0 2
  • 文/管子 在鸭子张屯儿,一进了腊月,各家各户就开始准备制作粘豆包的食材了。 ...
    管子姐姐阅读 3,505评论 2 0
  • 我不是个爱怀旧的人,对于东北豪放的菜肴也没有太多眷恋。但家乡的吃食,却还是印在我的味觉里,时不时地在思绪中翻个小浪...
    叔丁阅读 6,997评论 11 11
  • 昨天我又梦到回家了,回到家里的老房子。我觉得这冥冥之中总是有一些事是有定数的,就像我总是做梦回到了家。 ...
    supernao阅读 2,394评论 0 0
  • 假期,和先生去逛大润发。远远看到米摊上一堆金黄,走近一看,是小米,而且标明是黄金苗小米。这品种我知道,多年前在故乡...
    兰若_f318阅读 3,767评论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