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里的回忆太多,它们承载了我的童年。
现在想来,有许多体验也许是城市长大的孩子一辈子也无法想象的。房子前有果园,走上一百米就是后山,有一大片竹林和茶叶地。
果园里栽满了桃子和桔子树。每年从四月到七月,我总是能吃到桃子。桔子树不高,果子结得不少,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本地的桔子品种不错,名气不大但胜在肉厚汁多。印象中有时候爷爷奶奶会把摘下来的桔子放在木箱子里,到隆冬了仍然有桔子吃。也不见汁水变少,只是果皮变得很紧实,贴在那层肉上,越放越薄。到冬天剥开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不然果肉就会撕裂。
一颗小小的枣树在桃树丛里艰难的生存着。在大概三四百米远的地里,还有一颗梨子树。那梨子也不是外地嫩黄色皮的鸭梨,是深棕色皮的圆圆小小的本地梨。并不是特别好的品种,果肉不算多,果核倒是不小。但即使如此,梨成熟的季节,还是忍不住雀跃,有新的吃食打牙祭了。
最让人吃惊的可能是蜜蜂。我家养过蜜蜂,说出来这真是一段神奇的经历。
每年春天桃花开了,油菜花也开了,蜜蜂就好像是凭空出现在家里。正午时分是蜜蜂出巢的时候,他们从蜂窝里都飞了出来。蜂窝架在一个大谷箩里,放在客厅的墙上。现在我也不知道去问谁,家里那个时候为什么要养蜜蜂,爷爷奶奶是怎么学会养蜂的。蜜蜂去哪里采蜜,又怎么度过四季,还有那蜂王,冬天来了它会怎么办呢。
关于蜜蜂,现在想来有几件事让我难以忘怀。一是每天中午蜜蜂进进出出蜂巢,整个大门就笼罩在蜜蜂雨里。让人吃惊的是,养了好几年的蜜蜂我从来没有被蜜蜂蛰过,好像也从来不害怕家里的蜜蜂。这与往后看到一个虫子就想尖叫的我简直是两个人,甚至让人想回到过去问一问,那个时候为什么不害怕这些小生灵。
另一件让人难忘的是割蜂蜜的时候。现在想来,那大概就是割掉蜂巢吧。蜂蜜从蜂巢里留了出来,也不知道蜂王是不是还在那巢里。蜂巢的蜜流尽了,巢也不丢掉。就合水一蒸,趁着热,把黄色的都用手捏成团。也可以就那么放着,蜂蜡会自动凝结在水上面,底下是甜甜的蜂蜜水。蜂蜡现在没见到有人用,小时后奶奶是拿它当穿针引线时的润滑用。十分粗糙的棕线用蜂蜡来回拉几下,就更紧实,一般都拿来上泡沫鞋底的。
除了蜜蜂,家里还养了鸡和猪。小鸡被母鸡孵化出来的时候,黄色的绒毛十分讨喜。但这些小东西也脆弱,冬天孵出来经常就冻死或病死。我总是忍不住去看刚刚破壳的鸡蛋。有些还将裂未裂,有些干脆就孵不出小鸡,叫寡鸡蛋。我也分不出来鸡蛋的区别。从前家里日子不好过,寡鸡蛋也会被蒸来吃掉,不过我从来没有吃过。倒是偶尔会吃一些小鸡。冻死的或者是怎么死掉了,也没舍得丢掉。奶奶会把它们的毛脱掉,简单炒一炒就当下饭菜了。那时候也没觉得残忍,就觉得肉香,也很嫩,毕竟是那么小的小鸡呢。
猪就更要说一说了。据说我小时候跟家里的猪关系不错。总喜欢骑着猪到处跑,有时候抱着小猪一起玩。有一头小猪可能是被我当宠物了,一头大白猪,经常一起玩。后来在三四岁的时候,某一天说要卖掉它的时候,我哭了好久。我现在还记得那个早上,院子里闹哄哄的。我醒过来时屋里没人,径自下了床到院子里一看就哭了——大白猪要被人抓走卖掉。那个早上我哭了好久,据说另一头小花猪也要被卖掉,我追着那三轮车跑了好远。结果自然也没有阻止大白猪被卖掉的命运,又哭哭啼啼地从小路回来。结果不多时,那头小花猪自己跑回来了,当时我高兴了好久。但对它的印象也到此为止了,小花猪可能最终也是被卖掉了吧。
但那一场眼泪却让我有了印象,从此我对动物再也没有投注那么深的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