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学习

最近,常有人过来交流,也有人评论,评论有技巧不?

真有?

先问一下:评论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感悟?留个念想?……

很简单,两个字:加分!

为自己加分,有些人过来牛皮哄哄的,调侃一下他,开个玩笑,都受不了,说“攻击”他,连你是谁都不知道,我攻击你?我闲的蛋疼吗?

我这人比较好说话,胆小,一看不小心得罪别人,立马赔礼道歉,请求原谅。

加分啥意思?

你评论后,在别人的心里留下一个好印象,为自己加分,要不你去评论干吗呢?

前两天,有一个朋友看完我的文章,啥也不说,就把xx作者发给我,还留言:“看到你现在开始每天写文章,想想XX作者和其他的文章应该会对你有些用处,传给你,有时间可以接受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也不知道是谁,总之,谢谢你!

实话实话,他发给我的内容我基本都有,但是我还是特别谢谢他,只为他的一份心,一份付出心态。

与之相对的我也会遇到另外一些人,啥也不说,就过来提问题,或者问我要资料,如果是你,有个人莫名其妙过来要你,你会怎么做?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父母会无条件给你付出外,你要想得到别人对你的付出,你就得付出代价,要么是精神的,要么是物质的,想想别人凭什么要帮助你?

你要让别人帮忙,起码恭敬点,尊重点吧。

昨天我跟一个朋友交流,他觉得太难说服别人,我就问他:“你用什么说服别人?”

他:“我去说服他,他貌似不怎么鸟我。”

我:“永远记住一点:用嘴去说服别人是最笨的,说服人是要用行动的,因为大部分只看你怎么做,而不看你怎么说。”

他:“什么行动?”

我:“不管你什么行动,把自己设定付出模式,有一个朋友,每次到简书,我的朋友圈他都会来我这评论或者赞,其实我知道他水平完全不用来看这些,因为他都懂,偶尔收藏一个好的内容,还不忘分享,有时候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翻箱倒柜找点压箱底的分享给他,只为回报他的这份付出。”

他:“明白了,行动就是找到对方的需求,然后满足对方的需求,精神的,物质的,都可以,是吧?”

昨天有一个朋友问我:“你那个吸引力法则,不是说什么都可以吸引过来吗?怎么我天天想着中彩票,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中呢?”

我不知道这位朋友想中彩票有没有天天买?

想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自己已经中了的感觉?

有没有每天感恩?

有没有感觉很喜悦?

这些是“吸引力法则”能正常运行的前提。顺便说一句:吸引力法则吸引的是美好,那些想一夜暴富,还是省省心吧!

我还想吸引几个美女,来几场艳遇,最好是几个妞送上门了,这能行吗?我媳妇看到非劈了我不成。

这些都是异想天开,跟“吸引力法则”半毛钱关系没有。

如果谁天天想出门捡到500万,那不是更NB?连税都不用缴了,直接扛回家,这不是纯属扯淡吗???

付出才有回报,规律使然!!!

经常有人问我问题,问我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有吗?

有,就是一步一步分析、推理,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每次都是这样。

分析不出来怎么办?

琢磨!

琢磨不出来怎么办?

今天琢磨不出来,就明天琢磨,明天琢磨不出来,后天继续。

很多人之所以想不明白,就是想一蹴而就,最好立马就能想出解决方案。

试想一下,有些问题过去几年都没有想明白,咋可能突然就想明白了。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都没想明白,我想了差不多一年,最近几天终于想明白了,想明白之后觉得好轻松。

好的,今天来解读一个词:学习。

一、基本定义:关于学习的几个概念:1、什么是学习?

学习不仅仅指读书,更不是读死书。

“学”就是闻、见,是获得知识、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性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的含义在内。

“习”是巩固知识、技能,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有时还包括行的含义在内。

“学”偏重于思想意识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践方面。

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2、学习的目的?

一个字:用!学了不用就没用,没用学习干嘛?

用分当下用和将来用,将来用叫累积,累积不是无目的的累积,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目标的累积,目的也是为了将来能用。

最近我在看天涯一个帖子,每天就是两到三节,目的就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对人性进行更深入的洞察。

什么时候看?

睡前半小时,去洗手间的空挡。

3、学习要达到什么效果(结果)?

把知识转变为习惯,形成潜意识,指导实践。

4、学习的要求?

少而精,绝不多而广。具体就是学一样,会一样,用一样,精一样,然后再学另一样……

二、如何学以致用?

两个字:练习!练习!还是练习!

一般人都喜欢把问题复杂化,其实大部分问题都很简单,大道至简,很多还是常识,但是很多人却经常违背常识。

大道至简我是怎么训练自己的?

简单,穿的衣服是简单的(jeep),手机应用是简单的,电脑桌面也是简单的,文字也是简单的,在笔记本上或者训练内容后面都加上这个词,“大宝,天天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三、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学了不会用?

方向错了。

很多人把学习当成一个任务,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了A,再学B,再学C……一直就这样学……

慢慢的一些A、B、C就变成思想,变成了道理,看似懂的不少,说得头头是道,一落地就歇菜,P用没有,学了那么多干嘛?闲的吗?

怎么办?

按需定制,需要用啥就学啥,不需要用的暂时先搁一边。

看ABC哪个需要用,就先学那个,如果都不需要,就找到当下用的X,学X,用X就好。

这里有一个问题:将来用的咋办?

把要用的分拆到年、月、日,最后成为日计划,按进度,保持自己的节奏,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就好。

还有人问刚开始用的不熟怎么办?

一回生,二回熟,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打领带你看多少遍都不一定会,实操两遍不精也熟了。

呵呵,最后一句话: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好的,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明天继续。

感谢关注和分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查理·芒格说:“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叫做界定边界。到底什么是边界呢?在我这...
    喝杯好茶阅读 920评论 0 6
  • 转前语:越是假的历史,往往越能煽情,越有看点,越能蒙骗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很多历史难题,真正的历史学者、爱好者可能...
    丘八史记阅读 958评论 0 2
  • 只是刚好爱上的你与我是同性,不是因生来便是同性恋。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彩虹国的意义 也许看完楔子 就恍然大悟 或略查...
    咦咦咦咦咦个西瓜阅读 583评论 0 1
  • 自从学习时间管理以来,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反思。 2017年3月5号 今天与雨菲一起反思使用番茄钟的问题。雨菲...
    施为维阅读 182评论 0 0
  • "内圣外王"出自道家庄子的文章:<庄子•天下>。但阐述的却是儒家的思想。 上一章讲了佛祖主张放下自已的欲望,还欲望...
    白痴老猫阅读 64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