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刻板印象”似乎成为了口诛笔伐对象,好像人只要按照传统与习惯去生活就是一种不得已,我想实在是网络思潮过于敏感和极端,受迫害妄想症严重,进而总是极端不已。经常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毫无根据和道理,总是看到一个新概念就马上跟风无脑反对传统,试图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借此彰显自己所谓超前于时代,试图站在一个时代的制高点对他人指指点点,批判不已,实在幼稚。
刻板印象本身是描述一种客观事实,即人们通常会对某一特定人群采取贴标签的行为,以简化自己认知上的困难,那么其积极效应则是方便接触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事情,使自己对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这一点上刻板印象无疑是有十分积极的效应的。但其消极效应在于其过于笼统和宽泛,过度使用则会导致忽略人的个体差异性,此时就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了。
因此辩证去看待的话,刻板印象应当被合理利用,在面对群体与宏观时,带入一下刻板印象无可厚非,更何况刻板印象的来源是什么?可以认为,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来源即是社会存在,因此刻板印象一定是有其现实来源的,而非空中阁楼,因而无脑反对的人连这一点都看不到,实在是贻笑大方。那么社会意识并不总是能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这就是刻板印象弊端的来源了,刻板印象不一定是对现实的准确反映,也不能对个体进行准确的描述,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留个心眼。
例如山西人喜欢吃陈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山西人都喜欢吃陈,因此符合刻板印象自然而然,不符合刻板印象那也无可厚非,用不着好像踩了尾巴一样,只要符合刻板印象就大叫什么刻板印象,进而无限上升什么缺乏包容,对他人口诛笔伐。
要改变刻板印象应该如何?我想用实际行动改变那是最为有效的,7月我去了一趟山西,我对于山西的印象总是停留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之上,但当我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省时,植树造林早就已经把黄土高原用绿色覆盖了起来,那么之前对于山西一片黄土的印象自然消失殆尽,也让自己更加确信实事求是四个字的含金量。
因此对于网络极端思潮和低幼言论,不必过于理会,陷入极端的人群只会自顾自的狂欢,只是为了找到同类报团取暖,党同伐异,其本质就是饭圈文化的衍生物,包括键政也是如此,远离才是上策。根据刻板印象推测一点错没有,因为这就是根据通常情况和客观事实推测,虽然存在不足但好歹有据可依,倒是一上来指责他人根据通常情况和客观现实的推测是刻板印象的,才是反逻辑反对客观事实的。
关注现实生活,回归现实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养成稳固牢靠经得起检验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