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的觉察”29

让孩子爱上学习

每个人来到世上,他都是爱学习的,孩子小时候天天扭着妈妈问这问那,那其实就是孩子的求知欲。

不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是为人父母的底线。

如果孩子一做作业,家长就指责这批评那,那学习就成了孩子痛苦的体验。对于痛苦的东西,出自本能就想逃离,那孩子还会爱上学习吗!

不说学习母慈子孝,一说学习鸡飞狗跳,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①肯定、鼓励孩子为主。家长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坐在旁边看着孩子写作业。

如果你的领导一直盯着你干活,你能干得好吗?况且,你看孩子写作业还不能保证闭嘴,你即使闭嘴,孩子也难免会紧张焦虑,他还能好好写作业吗?

家长正确陪孩子写作业,就是在纠正孩子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之后,选一个不远不近的地方看自己的书或干自己的活,家长切莫玩手机。

孩子作业写好之后,家长要拿放大镜寻找孩子的进步和优点:比昨天坐得住啊,哪个字写的很漂亮啊?多多肯定孩子。

父母要知道,夸奖和肯定是让孩子进步的法宝,这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愉悦感。所以,家长需要一双发现孩子进步的眼睛。

②指出错误,而非指责孩子。当孩子做作业时小动作不断,一会儿玩笔套,一会儿玩橡皮,家长如何应对呢?

家长要做的,是“指出”错误,而非“指责”孩子。

“指出”通常以“我”开头,“我发现有个小朋友在玩橡皮”,当家长的如此说,孩子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呵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指责”通常以“你”开头,“你干嘛呢”,吓得孩子一哆嗦,从心理上产生负面情绪,对家长产生抵触。

家长小时候接受的是打骂教育,拿到现在行不通了。你会发现,还没打到孩子呢,孩子已经离家出走,教育孩子也得与时俱进。

③不要用错误的方式强化孩子好的行为。

例如:当孩子考出好成绩时,当孩子克服难题时,当孩子的作文被当成范文诵读时,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和赞许,就能强化孩子好的学习行为。

而有的父母会用物质奖励将孩子的学习物质化,扭曲了学习的目的。

孩子取得好成绩,他本来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自从家长承诺物质奖励之后,就改变了孩子的学习动机。

当他学习感到吃力时,就说我不需要什么什么奖励了,把不想学习变成合理化,是为奖励而学习,为家长而学习,这就得不偿失了。

这里有一个物质奖励的笑话:某人喜欢唱歌,但他唱得很难听,形成噪音污染,可无论是谁都无法让他闭口。

某一天,一个大爷对他说:你唱得真好,奖给他钱,天天如此。直到有一天,大爷对他说:你唱的歌越来越不好了,就不给钱了。

啍,不给钱谁还唱呢?让人屡禁不止的噪音终于停止。

这就是物质奖励的影响,它置换了人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多欣赏孩子、多鼓励孩子,比物质奖励要好得多。

家长给孩子物质奖励,不会助力孩子的成长,还会妨碍孩子追求更高的目标。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应该为了学习本身而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