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宣言文献+贡献)
20世纪60年代兴起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瑟尔。亦称“康士坦茨学派”。 尧斯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一文,是该学派的宣言性文献。
接受美学的贡献:
1、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二是读者的赋予。读者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2、读者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能够影响甚至决定艺术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评价和地位,而且表现在它能够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3、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这种特性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之中,同样表现在艺术接受之中,它集中表现在接受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再创造。
二、隐含读者(代表人物+定义+例子)
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 隐含的读者是和现实的读者相对而言的,是作家预想出来的在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文学接受发生就是由隐含的读者向现实的读者转化。一个文本被创作出来后,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实现其价值。 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当他注意到“隐含的读者,就应该给文学创作留有较多的空白和召唤性。伊瑟尔在《隐含的读者》一书中,发现这几个世纪以来,文学作品总的趋势是“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因而要求读者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的余地也越来越大。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的描写两个流浪汉日暮时分在树下等待某个名叫戈多的人,戈多是谁?等他何许事?与其是否有约定?正因为文本留下了“戈多是谁”这一空白,使得《等待戈多》一剧充满了二战以后西方社会普遍弥漫的精神状况——荒谬而无意义。伊瑟尔认为,本文包含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多,因而要求读者的能动参与也必然逐渐提高。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他小说创作的巅峰,手卷赫然印着一句题词:“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这本书拥有广大的平民读者。在他进行这部巨著的创作时,始终有一个隐含的读者帮助他构思,直至他完成这部巨著。
三、期待视野(定义+应注意的点)
“期待视野”由姚斯提出,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在具体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在期待视野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1、是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之间,应当有一个适度的审美距离,一方面作品应当使读者出乎意料之外,超出他原有的期待视野,使读者感到振奋,因为新的体验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这就是为什么艺术作品总是需要创新;另一方面,作品又不能过分超前,不能让读者的期待视野处于绝对的陌生状态,这又会使读者感索然无味、难以接受。
2、是指期待视野的不同,使不同读者对于作品的需求与好恶不同。由于读者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审美文化修养、审美趣味、生活经历、性格气质都各不相同,因而会形成不同的期待视野,读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会出现差异,读者赋予作品的意义也会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