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报》创刊七十周年征文】
七十年前的八月一日,《铁路建设报》开启了辉煌壮丽的“长征”之旅。她披荆斩棘,从西北铁路干线、从边陲新疆、从西南成昆……一路走来,历经新中国建设“炮火硝烟”的重重洗礼,是中铁一局人建设祖国、担当开路先锋的初心报、号角报。
我是从凉山州大桥水库的建设工地走向与《铁路建设报》结识之路的。那年,我们前脚把导流洞贯通,后脚就接手了一千多米长的引水洞工程,那是我们从中铁之外的兄弟单位接手由于种种原因干不了而撂下的工程。我们当时的第一要务就是集中精力处理隧洞里遗留下的大段面坍塌工程。在攻坚战坍塌现场,公司党支部书记找到我,要我脱产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去上级参加“安全知识大赛”。
在导流洞六百来米的隧洞施工中,我们前后就有七位工友抛家弃子,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水库的建设工地上,因之,我们格外重视安全生产。
那时,企业改制已如在弦之箭。基层工程段、队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公司”或“二公司”,并以此类推。我将要去参加“大赛”的地方在千里之外的安康,那里是我们“五处安康分处”的机关所在地。我脱产学习了半个来月的安全知识。说是脱产学习,其实就是从支书那里拿来两本由铁路工程总公司编纂的“安全知识手册”,开宗明义的文字就是“人民铁路为人民”。虽然当时我们从事的是公路或水路工程,但无论工程怎样变,我们都是在建设伟大祖国富强复兴的钢铁大道,我们的信仰还是“人民铁路为人民”。
学习主要是脱产自学,就是关在宿舍里足不出户专门背书,将“人民铁路为人民”以及那些规章、制度一条条地背下来。滚瓜烂熟之后还要做到活学活用,机智应对,争取在赛场上拿下好成绩。
自从西延铁路工地搬迁到安康水电站铁路专线工地,安康就是我们的家。此行从凉山回到安康,虽然父母退休已经回到老家定居,但安康还是我心里的故乡,沐浴着汉水之滨吹来轻柔熟悉,风琴乐般的夏末晚风,我脑海里竟然就有了一篇以工地安全为题材的短小说构意。但想归想,毕竟我还从没有投稿成功的先例,因此也就没动笔。
在安康电站前线公司工地的“安全知识大赛”赛场上,我代表凉山公司获得了优秀奖。“大赛”的奖品是一本用毛笔小楷书写扉页的笔记本。笔记本上赫然加盖着分处党、政、工、团血红鲜艳的印章。认真仔细地端详着我的“获奖证书”,红色的光芒映在我的眼目间,令我格外励志,我那颗青春的心,像一只鹰,又已飞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工地,在凉山的万里高空翱翔。
安全知识比赛刚完,分处领导就通知我,《铁路建设报》要在我们五处机关地宝鸡办通讯员培训班,决定让我去参加培训。当时,极力推荐我的是我们五处宣传部的一位唐姓大姐。她曾经是安康电站专用铁路家属临时工的头头,当时她还是刚入路的女工。我是中学生,常会利用假期和家属阿姨们一起从事新线铁路建设。唐大姐主要带领我们铺设道砟。其实道砟早已铺好,我们主要是推着装满道砟的轨道小平车,沿线添道砟、并用镐头锤实道砟。那活对当时的我来说真还艰苦。道砟铺在铁轨、枕木下,看上去稀松平常,但道砟是坚硬的,有棱有角,每一块道砟棱角和棱角相互砥砺,型同榫卯,整体宛如铜墙铁壁,一镐锤下去,火星飞迸,可镐头就是钻不进去,锤不实。锤不了几下,我就会满脸通红,弄得到处都在流汗,浑身像散了架似的,心里暗暗喊爹喊妈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