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山村
近来,到了个几乎四面环山的村庄,对于生在长在平原的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房屋傍山而建,坐落于山腰,面对着另外一座山。一所小学,掩映在这山林之中,充满着诗情画意。
对于初来的我,却是几近恐惧袭满身心。身处房中,手机里两张卡在无服务和只可拨打紧急求救电话间交替着;听不懂的乡语在耳边充斥着。一时之间,向来独立喜静的我,茫然不知所措……
内心焦躁不安,上楼找到有信号的高处,给家人打电话,报个平安,告诉爸爸,我已经到了婆家。
其实这里我并不用久住,只是小呆两天。可内心为何如此平静不了呢?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可以理解的!但身边是熟悉的先生啊,不至于这么大的心里波动吧!
内心不安的真相
到先生的大伯家做客,无意聊起,说他家有无线网络,无聊的话,可以连接。当手机有网时,奇迹出现了,我的心竟然神奇地静了下来。从那刻起,我知道了自己不安的真实原因,无法刷朋友圈了,浏览不了QQ看点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事实是,点击进入朋友圈,微商朋友依旧发着广告;有娃的挚友只是换了个方式晒着娃;其他朋友诉说着万变不离其宗的生活琐事。
有变化吗?没有,然而这些就是我所谓的“外面的世界”。关心朋友可以,但这些对于你的生活而言,举足轻重吗?我不禁问自己。
身处环境见真章
在思索中,想起两位台湾作家,三毛和林清玄。
上高中时,我喜欢看《青年文摘》,几乎期期必追。记得,有一篇文章写到了林清玄,文中提到,每年他都会到台湾的深山里的小木屋,看书,冥思,创作。所以他的文章,清新却不失哲理,充满禅意。读来,让人清爽却又让人不断思索回味很久很久。
三毛,我一直觉得她的一生传奇又真实。大学时读的最多的就是她的作品。在撒哈拉沙漠里,她将捡到的象牙摆放在家里作为工艺品,庭院里种满了小花,足以见得一个人身处一个环境中自生能力,和对生活充满了创造性。还写出了那么多人人爱看的文章。
继而想到了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没有静心,反而闹心;没有思索,满是抗拒。换个方式想,这不恰恰是清理内心的好时机吗?
身处何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内心是哪种富足!
哦,原来,在城市中的我,刷朋友圈,知道了朋友的近况,心里便很踏实。随便浏览QQ信息,看看娱乐八卦,就算是与世界未曾分隔。发现什么类型的衣服流行,进入淘宝,搜索,下单,就是时尚。一天下来,充实满满,内心还很满足。
然后呢?
还有然后吗?
当然。当你没有无线,手机网络也不可用的时候,为何心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安呢?
因为内心贫瘠,因为精神世界空虚,因为你的满足从来不是自己给自己的。对电子产品充满了依赖,所谓的满足感是有依赖物的,它不存在,内心建构的安全体系也瞬间土崩瓦解!
我想,人之独立在于精神独立,有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不走,丢不掉,不依赖,不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