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披戎装,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着忠诚与担当。他们是老兵,是战争的见证者,是和平的守护者。
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面对枪林弹雨,从未退缩。每一道伤疤,都是英勇的勋章;每一次冲锋,都是无畏的呐喊。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坚毅的目光和不屈的精神,守护着祖国建设的秩序和成就。
让我们走近老兵的世界,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深沉而厚重的家国情怀。
1.平息事端,就在笑谈间
“让开,老子要坐这里!”
一个五大三粗,人高马大,满面通红,浑身酒气,走路东倒西歪的五十多岁的男人,对一个已经坐在座位上的大肚子孕妇吼道。
孕妇有些恐惧,半个屁股已经离开座椅,她跟前的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已经从座位上战战兢兢站了起来。
“你别挪,你给坐着,看他能把你怎么样!”
离他们不远,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青年抱打不平,见义勇为。
“就是,凡事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人家坐了半天,你一来就叫人家腾坐位,凭什么呀!”
其他座位上的人也七嘴八舌的说。
喝多了酒的男人不管周围人的义愤,伸手就要抓孕妇。
三十岁左右的男青年离开自己坐的地方,挽起袖子,就要推搡喝多了酒的男人。
眼看着一场撕扯就要开始。
“什么情况?喝酒了吗?喝了多少酒呀!”
车厢最后边座位上的一个老汉,看着喝多了酒的男人说。
“喝了三斤酒,老子要坐,管你屁事!”
喝多了酒的男人离开孕妇,气呼呼地走到老汉跟前。
“喝了三斤!好酒量哈!”老汉说,“喝的是什么酒啊?”
“喝的是五粮液,你喝过吗?!”
喝多了酒的男人说。
老汉说:“我不喝辣酒,我喝的是黄酒。”
他起身,自己往座位里边挪了一下,让喝多了酒的男人坐下来,说:
“我一辈子爱喝黄酒,从十几岁喝到现在的七十三岁,我们在抗击越寇的猫耳洞里,喝的是国家供应的绍兴黄酒,那个黄酒啊真不错,喝了那个酒,就能在闷热潮湿的环境里呆上一两个月,身上发起的湿疹水泡也能痒得慢一点,转业到地方了,我依然爱喝黄酒,我家里时常存放着七八斤绍兴黄酒,每当黄酒不到三斤的时候,我就会让厂里给我发上几斤。喝黄酒是有讲究的,你不喝黄酒可能不知道。”
喝多了酒的的男人说:
“喝酒还有那么多讲究?你就吹吧!”
老汉说:
“喝黄酒用的是陶瓷、玻璃器皿。使用这两种质地的器皿可以避免黄酒发生化学反应,保持酒的原味,玻璃器皿适合冰饮黄酒,能够清晰地展示酒的颜色,而陶瓷器皿则更适合温饮,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更好的体现黄酒的传统魅力……”
老汉给喝多了酒的男人讲着,喝多了酒的男人的情绪慢慢地稳定下来,认真地听着,他们的声音由高转低,车厢里慢慢地安静下来。
大巴司机一看人都到齐了,系上安全带,启动汽车,松开离合,向着此行的目的地:大山深处的云边村进发。
“这个老汉好厉害!不知不觉地平息了一场打架。”
“这个人是个战斗英雄,你们知道不?”
“这个老汉是对越作战的先锋连长。”
“他老婆和儿媳妇在县里陪学生读书的时候被人拐走了。”
“他儿子跳楼死了。”
几个人声音很小的议论着。
2. 英勇的先名锋连长
老汉叫张国梁,今年七十三岁,高个子,国子脸,高鼻,右腿是塑料做的义肢。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这条腿是他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丢掉的。
那是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号,我军向凉山突击,张国梁连长率领着他的连队,如钢铁之师般冲向越军阵地。
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心中怀揣着对祖国对人民心无限忠诚。
当冲锋号角响起,张国梁一马当先,冲在对伍最前面。他的身姿挺拔如松,步伐坚定有力。每一步都踏在祖国的土地上,每一声呼喊都包含着战斗激情。
在枪林弹雨中,他豪不畏惧,冷静地指挥着战士们向前推进。
接近越军阵地时,敌人的火力愈发猛烈,子弹在他们身边呼啸而过,**在不远处爆炸,掀起阵阵尘土。然而,张国梁连长没有丝毫退缩。他大声鼓舞着他的战士:“兄弟们,我们身后是祖国,是人民,我们不能退!今天,我们一定要拿下这个阵地!”
就在这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
在带领战士们冲锋的过程中,张国梁连长不幸踩中了越军埋设的地雷。一声巨响过后,他被强大的冲击力掀翻在地。
当战士们焦急地围拢过来时,他们看到的是张国梁连长的右腿被炸掉,鲜血汩汩流出。
但张国梁连长没有被伤痛所击倒。他咬紧牙关,用顽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用微弱坚强的声音对战士们说:“别管我,继续冲锋!”说罢,挣扎着坐起来,用绷带包扎好自己的半条腿,向冲锋的方向爬去。战士们眼含着热泪,再次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
在张国梁连长的激励下,全连干部战士奋勇向前,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最终成功攻克了越军阵地。而张国梁连长却因伤势过重陷入了昏迷。
当他在后方医院苏醒过来时,第一句话便是询问战斗的结果。得知部队胜利的消息后,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尽管失去了一条腿,但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说:“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3.不给国家增添负担的残疾军人
张国梁康复出院后,被部队授予二等功,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张国梁可以在荣誉军人疗养院生活,并享受国家的诸多优待。
但张国梁不愿意接受国家对他的照顾,说自己虽然丢了一条腿,但自己其他地方还非常好,尤其是心脏等器官比一般人要好得多,手臂和剩下的一条腿更是有力,因此坚决要求回农村建设自己的家园。
为了对家乡有所贡献,他申请部队将国家给自己的抚恤金一次性发给自己,回到村里后,将这些钱全部捐献给村里的学校,受到了家乡政府和党组织的奖励和全体村民的赞扬。
4.没穿军装的军人
张国梁回到农村后,虽然已经离开部队,但他的言谈举止,做事风格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风范。
平日里,他说话做事简洁明了,声音洪亮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开口。走路时昂首挺胸,步伐坚定有力,仿佛永远在接受人民的检阅。
在村里干活,他总是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无论是帮助村民收割庄稼,还是修缮村里的公共设施,他都以军人的纪律性和高效性迅速完成任务。
与人交流时,他目光坚定,真诚直接,让人感受到他的正直和坦率。遇到困难,他从不抱怨,而是像在战场上一样,冷静思考,果断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张国梁的存在,让乡里的群众感受到了他军人的气质和崇高的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农村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着属于军人的荣耀。
5.家庭和家庭的变故
张国梁回到农村时,年龄已经是二十九岁了,因为他少了一条腿,还把自己所有的钱捐献给了云边小学,因此他的婚姻成为一个大问题。在家人和亲戚朋友们的撮合下,三年后,张国梁才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找到了愿意嫁给自己的小自己十多岁的女人。
张国梁结婚后,老婆第二年就给他生了个儿子,当时因为计划生育,他带头让老婆采取了节育,儿子长得虎头虎脑,但没念成书,张国梁就鼓励他在家劳动,说在那里都是生活,都能向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儿子二十岁的时候,张国梁给儿子娶了媳妇,两年后张国梁就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孙子,两个孙子聪明可爱,从幼儿园开始就年年得奖受表扬,乐得张国梁一说起孙子就合不上嘴,回到家里就给孙子当马骑,一家六口,其乐融融。
为了让两个孙子得到更好的学习,孩子上初中时,张国梁就安排儿媳妇带着两个孙子去城里读书,张国梁的儿子也去外地打工。
谁知一年后,张国梁的儿媳妇被人拐跑了。
张国梁又打发老婆去城里陪两个孙子读书,一年后,老婆也被人拐跑了。
在外打工的儿子知道这个消息后,不吃不喝地在工棚里睡了十多天后,最后从刚封顶的三十层楼上跳下来自杀了。
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把六十多岁的张国梁彻底打懵了,自己也在家里睡了好长一段时间。
但老兵就是老兵,张国梁就是老兵!他把家里的粮食兑换成面粉,把大门锁好后,担着家里能用的东西,到儿媳妇和老婆租下的房子里,一边给两个孙子做饭一边捡垃圾挣钱,经过六七年的磨难,在张国梁七十二岁的时候,两个孙子一个考上了清华,一个考上了浙大,县里的领导和教育局的领导都来向张国梁道喜,张国梁又扬眉吐气起来。
6.勇擒歹徒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
大巴车播放着轻快的音乐,在柏油路上奔驰。
三个小时后汽车驶入一条漫长的峡谷,路面变坏,
汽车前摇后晃,左摇右摆,颠簸得厉害。
路两边的树林、山形地貌,开始变得险恶起来。
司机有些烦躁,大多数乘客露出疲惫的神态,昏昏沉沉地睡起觉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路边三个人招手,要求停车。司机慢吞吞将车停在了路边,以为来了三条黄鱼。
三个人上车后一个迅速地向车后走去,一个走到了司机跟前,一个在车门口站住。
司机问他们到那里去时,前边的一个人递给司机一根烟,司机接住烟,那个人又吧嗒一下打着了打火机,司机就着火点着了烟。
就在司机要把姿势摆正时,那个人突然在收手的瞬间,一把关掉了汽车发动机,将发动机钥匙抓到手里。
司机反应迅速,他立即明白遇到抢賊了。而且他跟前站着的这个就是抢賊头儿。
但抢賊不等他有应对的措施,站在车后边的抢賊就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指着一车的人和司机喊道: “都不许动!谁动打死谁!”
于此同时,抢賊头儿也亮出了匕首。他对着全车人说:“在坐的乡亲们,我们最爱的老少爷儿们,我们的钱做生意被人骗了,我们都是家里挣钱的人,我们现在是有家难回,才出此下策,我们请求大家支助一下我们。等我们翻过身了,一定把钱还给大家。”
说完他命令站在车门口的抢賊收缴大家的钱财。
守在门口的抢賊接到抢贼头儿的命令,便朝车厢前边坐着的乘客作了个揖说:“得罪了,请把身上带的现金和金银首饰都交给我吧。”
说着把头上戴着的草帽拿下来,两手端起来,掌在乘客们面前。
车厢前边车门口坐着的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吓得快要哭出来了。
其中的一个比较镇定一点的说:“我们的钱都在微信上,你加我的微信,我都扫给你。”
收缴钱财的抢賊有点失望,当他看到两个姑娘都戴着戒指和耳环等金银饰品后说:“钱就不要你们扫了,把你们身上的饰品给我就行了。”那个姑娘说:“那是假的。”
抢賊说:“假的也要!”说着用阴恨的眼睛看了她们一下,那两个姑娘连忙从身上取下,放在了抢賊的草帽里。
抢賊又将端着的草帽伸在了两位女乘客后面的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面前。
这男人从身边拿出一个干粮袋说:“这是我今天卖药材得的三百二十块钱,给我留上一百元,其余的都给你们。”说着一个手拿着干粮袋,一个手从干粮袋里取钱。
抢賊说:“你先把干粮袋放在草帽里!”
这个男人听了,很顺从的就将干粮袋放在抢賊的草帽里,抢賊就收回草帽,从靠司机一边的座位开始索要钱财。
连干粮袋都放在草帽里的那个男人还要说话时,抢賊说:一看就是个老实人,快坐下!”
那个人悻悻地坐了下去,现出了一脸的无奈。
抢賊头儿见收缴钱财动作慢,怕夜长梦多,就喊道:
“都把钱财准备好!自己动手放到草帽里!”
说完又示意捧草帽的抢賊走到车厢中间去。
于是,车厢里就响起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捧草帽的抢賊将草帽捧到了人群中间,便有好些个人将钱和金银首饰放了进去,眼看着草帽里就有一堆钱财了。
抢賊们还不满足。
抢賊头儿看着众人说:
“可爱的父老乡亲们,非常感谢大多数人都给我们赏了钱财,但我看见还有个别人要钱不要命,更有一些人将钱财藏了起来,我要求你们马上把钱财拿出来,放在草帽里面,别惹我们生气!”
接着是一阵小于前边窸窸窣窣声音的窸窸窣窣。
接着又是一阵给草帽里抛撒钱财的声音。
抢賊捧在手里的草帽里的钱和金银首饰都溢出来了。
领头的抢賊从裤兜里掏出一个面袋,扔给捧草帽的抢賊说:“装到里边。”
捧草帽的抢賊用十分熟练的动作,很快地将草帽里的钱和金银首饰装了进去。
一看这些人就是经常干这种事情的老手。
捧草帽的抢賊将装了钱财的面袋交给了抢賊头儿。抢賊头儿一手拎着装钱财的布袋,一手举着匕首给跟前的抢賊说: “第四排靠左边窗子的那个,脚下有个背包!”
中间的抢賊会意,就去那里抢背包。
那里坐着个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大妈,看着抢賊来抢她的背包,立即站起来,将自己的背包塞在窗子跟前的座位底下,说: “包里没什么,你别过来!”
抢賊不听她的,扒拉开旁边座上的两个人,去抢老大妈的背包,老大妈拼死保护。
抢賊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亮晃晃地对着老大妈,老大妈被吓住了,看着匕首不动了。
抢賊乘势抢过了老大妈的背包。
老大妈愣了一下后,又扑过来抢背包。很快地两只手又抓住了背包。抢賊见状,用刀指着老大妈说:
“别动,我命令你别动!”
老大妈拼了,两只手紧紧的抓住背包不松手。
抢賊也不敢用匕首去刺老大妈,他用匕首指着老大妈说:
“你不松手是吧?我用刀割了!”
说着用匕首把背包割了一刀,背包裂开了,很多百元大钞一下子跌落在地板上,看见的人都吃了一惊!
老大妈拼着声音大叫:
“天杀的,这是我儿子娶媳妇子的礼钱,是我一家子的命根子,你们不能拿!”
老大妈声嘶力竭。叫喊的同时,不畏惧抢賊的匕首,扑在已经被割破了的背包和掉出来的人民币上。
“放手!”
抢賊一边呵斥,一边用两只手拼命的撕扯 老大妈怀里的背包。
车厢里一下子混乱起来。
“砰”
“不……”
但就在他警告众人的话说了半句时,突然往前一扑,扑倒在车厢板上,来了个狗吃屎。
众人朝抢賊身后看时,刚上车时制止醉酒壮汉的老汉已经站在抢賊后头,手里拿着抢賊的手枪,用手枪指着正在抢老大妈背包的抢賊说:
“放手!再动我就开枪了!”
抢老大妈背包里钱的抢賊就像卡顿了的屏幕一样,泥塑木雕一般的停滞在那里,
车厢里立即安静下来,由抢賊控制的车厢突然由老汉控制了。
车前边的抢賊头儿也被刚才突发的情况吓了一跳,但他随即就反应过来,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嗖的一声,像投梭标一样地把匕首投向了老汉脸上,老汉在抢賊头儿的匕首出手的同时,换了个姿势,把手枪握在手心里,用手枪侧面迎着抢賊头儿的匕首。
“叮!”
抢賊头儿的匕首到时,老汉的手正好举在了自己面部前面,匕首扎在手枪上,把手枪扳机跟前的弹夹外部击了个小坑,看样子手枪不好使用了。
原来,老汉在车厢后面等待时机,当看到一个抢賊和老大妈抢夺背包一个抢贼朝车棚开了一枪后,就站起身来,乘抢賊不备,将抢賊的手枪夺了过去,就在抢賊转身要抢回手枪的时候,老汉把一只脚伸在抢賊脚下,两只手从抢賊的脊背后使劲一推,抢賊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车厢里接着出现了又一个镜头, 就在老汉和几个抢賊要进行下一步搏斗时,开车的司机拿起一个脚下的大扳手,朝着抢賊头儿的后脑勺使劲地砸了一下,抢賊头儿“哎呀”了一声,就栽倒在车厢地板上。
老汉喊一声:“都给我捆起来!”
车厢里的几个年轻人立即冲上去,将三个抢賊摁倒在地板上。
老汉指挥着大伙用办法把三个抢賊的胳膊和腿分别绑在一起,然后拉到车厢前边,后脑勺挨了司机扳手的抢賊直到被众人捆绑后堆放到一起后,才巴眨着眼睛说:
“这个老汉一定是个练家子。”
县公安局接到大巴司机的报警电话后,马上组织人用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在他们到来之前,老汉和司机已经把抢賊抢下的钱财归还给了大家。
三个抢賊被公安带走后,车厢里才安静下来。
汽车继续向前行进。
车厢里的人热烈地谈论着,有说张国梁英勇无比的,有说司机也很厉害,有说这伙抢賊是礼县那边的人,经常在甘川武山和礼县三县交界的地方危害百姓。
7.抢险救灾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车后边的山顶上发起了一大片乌云,不停地向蓝色的天空延展,不长时间,汽车能看见的峡谷天空,都被云层覆盖了。
云层越来越厚,好像一片巨大的,没有边际的海上波涛,厚重而低沉,随时可能有大雨倾盆而下。
果然,没过一会儿,远方的天际就显现出密集的闪电,接着是轰隆隆的雷声,好像有很多飞机从天上飞过。紧接着是铜钱大的雨点,从天上砸了下来。
司机把车速降到最低档,让车在狂风暴雨中慢慢前行。
半个小时后, 汽车喘着粗气,来到南岭水库跟前。
南岭水库是甘川县设在南部山区的一个大水库,不仅是这个县南部山区人饮和灌溉的水源,而且是下游九天市人饮工程的水源地。
狂风夹裹着的雨点密集击打在司机面前的挡风玻璃上,已经开到最大限度的雨刮器还是不能及时清理干净雨水,让司机看清楚车前的路面。
突然,司机模模糊糊的看到路中间有个坑洞,像个张着大口的野兽。
他连忙停住汽车,朝车厢后边喊:“大爷,大爷!”
车厢里坐着的人听到司机的喊声,都把头转到后边,喊大爷。
张国梁听见前边叫他,立即起身,走向前边。
已经恢复常态的刚开始上车时那个名叫杨张飞的壮汉和那个名叫王宵贤的见义勇为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也跟着张国梁走到车厢前边。
司机手向汽车前边的公路中间一指,张国梁就看到了公路中间野兽的口。
张国梁说:“我下去看看。”就走到车厢前边的车门边。
司机刚把车门打开,就有一股强烈的冷风带着雨雾从汽车外面扑面而来,张国梁不经意间打了个趔趄。
但他毫不气馁,只是把衣服一裹,头一低,就钻进了暴风雨中。
跟着张国梁的杨张飞和王宵贤也往车下走,坐在车门口的两个美女连忙把自己的雨伞递给他们。
杨张飞和王宵贤顺手从美女手里接了过去,拿着雨伞跳下车,跟到张国梁后边。
杨张飞替张国梁打起雨伞,可呼啸的大风和瓢泼大雨根本不让他撑开雨伞,杨张飞用力撑开雨伞,大风将雨伞吹成了半个,杨张飞凭着自己的力量将半个雨伞遮在张国梁头上,王宵贤将自己手里的雨伞同样遮在杨张飞头上。
一股碗口粗的洪水,从水坝上边流下来,冲坏了公路,在公路中间形成了一个很大坑洞。
坑洞还在增大,洪水不断变粗, 坑洞四周的雨水,争相跃入,坑洞靠水坝的一侧,已经将水坝的基础冲刷出来,建筑水库时用的水泥石块丑陋地裸露在严酷的环境中。
与水库的底部相对应的公路一边,就是一个深沟,流进坑洞的洪水从半边公路底部钻进深沟,公路路面不停地被洪水蚕食,公路已经完全不能通行,公路彻底断裂就在须臾之间。
深沟里竟然还躺着一个完整的移动信号塔,看样子是被大风从山顶上刮下来的,张国梁叫王霄贤看一下手机,没有一点信号。
三个人认真察看了坑洞和坑洞周围后凑在一起,简单地商量了一下,张国梁说:“问题非常严重,你们听我安排!”
其他两个人一齐说:“您老有经验,您老说怎么办我们都听您的。”
三个人返回车上,全身像水浇过的一样,衣服粘在了他们身上,头发散乱地贴在他们的头上,他们冷得打颤,但他们依然目光坚定。
张国梁站在车厢前边对所有乘客说:“乡亲们,现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水库的水流了出来,冲坏了公路,我们的汽车已经不能前行,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水库就会垮塌,公路也会不复存在,就会对政府和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雪上加霜的是这段地方的通讯电塔也被暴风雨吹坏,使我们失去了和外界的联系。”
“这怎么办?”
“这下完了!”
听完张国梁的话,人群立即躁动起来。
张国梁继续说:“大家不要紧张,这一切刚开始,抢救还有时间,尤其我们还不知道水库里的水从上面下来是什么情况,现在大家都听我指挥!”
接着,张国梁将全部乘客分成三组,一组由他自己负责,带领八个男青壮年,集中汽车上所有可以掘土运沙的工具,在大坝脚下的公路边开一条简易水渠,把大坝上流下来的水引到距汽车刚经过的两三公里远的一个低于公路的洼地里,停止水库来的水冲击公路。
第二组由王霄贤带上一个人,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给附近乡镇或县上有关部门报警求援。第三组由汽车司机负责,把车开到安全的地方,管理好车辆和乘客中的老弱病残乘客,让他们安心等待。
今天刚聚在一起的人们立即忙碌起来,杨张飞表现最积极,他对张国梁说:“大爷,我名叫杨张飞,我给咱们带着第一组干,你全面指挥!”
张国梁看着他点头道:“好,酒气过了就好了!你就领着一组干!”
抢险救灾,时间就是命令。
人们立即行动,杨张飞立即组织人们将自己带着的水桶,脸盆,布袋拿了出来,好的是车厢里有六个刚搞完工程回家的民工,带着铁锹和十字镐钢钳铁锤,为这次抢险救灾解决了大问题。
张国梁看着杨张飞很在行的带着人把挖渠工作展开后,自己领着五个人,手脚并用,爬上堤坝,查看水库。
雨雾笼罩着浩淼的水面,水面像是蒙了雾气的镜面,水库存贮的水量早已超过了最大溢流警戒线,天空的大雨和地面的来水使水库的水面迅速上涨。水库盛不下的水量翻过库沿堤坝流到下边的公路上。
大坝中段的溢洪道上,铁制的闸门依旧倾立,不知什么原因它没有正常运转,拦住了应该泄掉的洪水。
水库的防汛工作应该是健全的,一座设置在闸阀右侧的七八十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的看管房矗立在那里,门口墙上挂着甘川县南岭水库管理所,和招牌对应的门的一边还有公诸于众的南岭水库人员值班表。
张国梁领着众人来到水库管理所门前,这里的现状让他们诧异:门锁着,旁边水闸看样子完好。
张国梁立即启动闸阀,想很快地泄洪时,才发现轮轴不起作用了。
很可能是升降机长时间没有使用,或者是保养不到位或者设备质量太差,在关键的泄洪时刻,它瘫痪在那里失去了自己的功能。
水库的管理人员到哪里去了?是被水冲走了还是掉进水库里了,或者是家里有什么事情,或者是,……
这一切皆有可能,但现在不是寻找这些问题的时候,张国梁领着五个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这边跑跑,那边看看。
就在张国梁这群人心里急火燎的时候,有人喊:“来人了!”
众人朝堤坝下一看,两个全身是泥巴的水库管理员,一人手里拿着一个铁锹从坝底下的路上跌跌撞撞地爬上来。
张国梁跟前的两个男青年连忙跑到堤坝半腰,将他俩迎了上来。但他们非常遗憾地告诉张国梁等人,这个水库牌子上写的是管理站,其实只有他们两个人,一个是站长,名叫马三狗,一个是站员,名叫牛猪娃。中午下暴雨的时候,他们立即启动闸阀,但闸阀突然出了问题,原来通过转动轮轴就可以提升闸板的,但轮轴的螺丝不能按设计旋转,不能带动闸板上行。
他们想了许多办法,闸阀不能恢复功能,马三狗就叫牛猪娃去南岭镇寻求帮助,结果因为下暴雨南岭镇上仅有的一个懂这方面机械的师傅去城里没有回来。
牛猪娃就往水库上赶,又被突然涌出的一股山洪冲到沟里,好在他没有被山洪伤着,他从沟里边爬不上来,就顺着山沟下到了南岭镇。
在水库上留守的马三狗等牛猪娃好久不见,着急得不得了,就锁了管理所的门去找牛猪娃,在半路上遇见返回来的牛猪娃,他们便赶回来了。
张国梁一起的一个愣头青问这两个人:“你们来了能做什么?还不是眼看着水库垮塌公路被冲毁吗?”
马三狗说:“这你就不懂了,就是出了事,我们在水库上和不在水库上是大不一样的。”
几个人还要说话,张国梁道:“我刚转动了一下轮轴,滑丝了,螺丝扣不上了。”
马三狗说:“是这样的,没办法了。”
张国梁又问马三狗:“还有没有别的排洪的办法?”
马三狗摇摇头说:“还真没一点办法。”
狂风没有丝毫减弱,天空依旧往下倒水。
水库的水位又增高了,向堤坝外流淌的水量更大了。
在坝底下开渠引流的杨张飞在喊:“上边有没有办法,下面水洼地里装不了多少水,装不下时就会又溢到公路上。”
张国梁沿着堤坝,脚踩着正往外溢着的水喊:“你们继续想办法,一定要把公路保住!”
张国梁又走到马三狗跟前说:“开始建的水库,我记得堤坝没有这么高?”
马三狗说:“是的,因为南山灌溉面积的增大和九天市人口的增加,县上几年前在原来水库基础上增加了一万立方库容,堤坝高度增高了五米二十公分。”
张国梁说:“那原来的排洪道是怎么处理的?”
马三狗说:“因为排洪道那个地方新建工程量太大,经水库建设指挥部决定,我们只是将原来排洪道从里外堵住了。”
“里边是怎么处理的?”张国梁问。
马三狗说:“就是用正常使用的石块和水泥封了。”
“这就有办法了!”张国梁突然把手一挥,“石头水泥我们有办法!”
众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张国梁走到闸阀北面,就是现在的管理房跟前,手指堤坝中间说:“你们看,过去堤坝外面的排洪口还在!”
众人低头看时,在堤坝以下五六米的地方,有两道中间宽两米多,高五六十公分的水泥墙,依然在坚强地坚持在原来的地方,落水的底部还是原来的样子。
马三狗说:“那就是原来的排洪口,第二次施工时接的茬子都能看到。”
张国梁说:“好了!快,寻找所有的钢钳铁锤绳索!”
马三狗说:“你这是?”
张国梁说:“凿开原来的排洪道,把水库的水从那里排出去!”
“好!”马三狗听完张国梁的办法,立即大声说好。
“站上有两把铁锤一个钢钳一条二十米长的尼龙绳。”他们说话间牛猪娃就开了房子,从里边拿了出来。
张国梁说:“我先下去看能不能在水下把堵原来排洪道的地方砸开。”
马三狗几个人听张国梁这样说,都吐了一下舌头。
张国梁说:“这没有什么问题,我在当兵的时候干过这样的事情,在水下抡八磅锤就是吃力一点。”
张国梁将尼龙绳控在了自己腰上,说:“我先下去看,你们抓紧时间组织人去坝下边把现有的钢钳铁锤和绳索都弄上来,你们给我再挑上几个人,准备从堤坝的外面开凿原来的排洪道。”
说罢就脱衣服,马三狗看着张国梁有点担心,说:“你年龄大了,我看还是另找个人下去。”
张国梁说:“再找谁?时间这样紧迫!我看不一定有人能下去,我是年龄大了,且少一条腿,但身体的其他器官,都不比别人差!”
牛猪娃见状,忙从他们的房子里拿出一瓶二锅头,:“你老要下去,就先喝上一气!”
张国梁没顾上回答,只是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了,在越战中受了伤的半截腿也露了出来。
马三狗和围着的几个人有点不忍,马三狗说:“干脆我下去,我以前也潜过水,只是这几年年龄大了,有点怕,我比你身体好多了!”
张国梁再不和他们争辩,给那几个人说:“大家再别争了,请大家看着水面,如果十分钟后我还不上来,你们就拽绳子,把我拉上来。”
看着张国梁要下水,牛猪娃赶紧将手里拿着的那小瓶二锅头打开盖子递了过去,张国梁看了一下说:“我不用喝,我的内里热气大着呢!”
说着慢慢地挪到堤坝边,蹲下去,用两手只抓了一些冷水,在胸口上下摸了摸,然后把现有的一只腿伸进水里,接着全身就进了水,大家看着他很快地就沉到水里不见了。
看着张国梁已经下了水,马三狗看了一下胳膊上的手表,右手松了松系在张国梁身上的尼龙绳,对牛猪娃说:“你到坝底下去,如果有钢钳铁锤和绳子的话全拿上来,再叫上几个攒劲人。”
马三狗安排着事情,眼睛盯着张国梁进水的地方,水面上没有一点涟漪,平静得他有些担心,他不停地看表,看了四五次,时间才过去了四分钟。
就在马三狗再一次看表,旁边站着的几个人说大爷就要上来了时,水面上突然一阵响动,接着是张国梁的一只手伸了出来,连着是他的两只手伸了出来
张国梁完全出了水,马三狗等人忙七手八脚地将张国梁拉到堤坝上。
一只腿只穿着个短裤叉的张国梁看起来并不冷,但牛猪娃早将自己房子里的雨衣拿出来披在了张国梁的身上。
这时候堤坝下面的人都上来了,看到张国梁潜入水下的行动,都十分感动。
张国梁披着牛猪娃的雨衣对大家说:“我刚才到原来水库排洪道的地方看了一下,那里封填的水泥石头完全可以凿开,外面的出水口前边我们也看到了,因此我决定挑选几个人,分成内外两班子人马,从原来排洪道的两头凿通堤坝,险情就能排除了!”
没有人说话,张国梁接着说:“每班六个人,两人一组,每组工作十分钟,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分钟,以最快的速度凿开原来排洪道。”
张国梁刚说完,人们就吵作一团,有说不能水下作业的,有说凿不开的,也有说这样就能解决大问题的……
杨张飞喊道:“大家别吵,听大爷的!”
马三狗也喊道:“听大爷的。”
张国梁说:“出来两个人,跟着我下水凿排水口,杨张飞喊道:“我去,我会水下呼吸!”接着人群中又站出来几个人,张国梁对马三狗说:“你挑上几个人,从堤坝外面凿原来的排洪道!”
马三狗说:“好!跟我干的马上报名!”
当时在场的几个人都向马三狗报了名。
牛猪娃告诉张国梁,他那里还有没收来的两个防毒面具改装的潜水帽,可以利用着水下作业,张国梁不禁一喜,杨张飞立即领着人到牛猪娃他们的房子里取了出来,当时杨张飞戴上后觉得好玩也实用,张国梁没戴这些土洋结合的潜水帽,另外一个潜水帽也被别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戴上了,张国梁就领着杨张飞和另外一个人,戴着钢钳和铁锤下到刚才他察看过的地方,立即开始水下开凿,杨张飞两个人戴着土法改成的潜水帽,能在水底干很长时间,张国梁给他俩教了作业方法后,就上到堤坝上指挥别的工作。
马三狗已经带着人挖掘原来排洪道外端,在这里还有接替开凿排洪道两端的预备人员。
堤坝下蓄水的洼地水流满之后,水开始慢慢地向旁边的公路上流淌,杨张飞他们开的排水渠也快撑不住了。
张国梁在堤坝下跑了一趟后,心情非常沉重,他想虽然在堤坝排洪道两头已经找到了旧的排洪道,而且已经开掘并且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有多长时间能完全掘开,能把水库里多余的水排出去,他心里也没有个数,他想如果不能很快地完成,恐怕水库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危险!
他心里想着,人像疯了一样,他完全忘了自己把雨衣还给牛猪娃后全身穿着流水的衣服,忘了装在右腿上的半截义肢丢在了什么地方,他有时跳,有时溜,有时滚,他就像一只大雨中的蛟龙,拼搏在水库周围,堤坝上下。
他最后一次爬到堤坝的顶上,听刚从水下换上来的杨张飞说:“他们已经掘进了三米多,估计还有八九米就能接上马三狗他们挖掘的地方。”
张国梁觉得进度太慢了,张国梁也确实太累了,他心中突然一急,眼前一黑,跌坐在堤坝上的的水流中。
就在大家呼喊大爷的时候,张国梁派出去的王霄贤回来了,王宵贤二人赶到张国梁跟前,叫了一声:“大爷,”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正在昏迷中的张国梁听说王霄贤回来了,一下又醒过来了。
王霄贤给张国梁说他们一直步行到南岭镇,手机才有了信号。
当他们把水库险情,公路水毁,大巴车被困,信号塔损坏和外界失联的情况报告给南岭镇领导后,南岭镇领导一边向甘川县政府汇报,一边火速组织抢险救援队伍。
甘川县政府接到南岭镇报告后,县长立即安排政府办,民政局水利局交通局移动公司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火速组织救援队伍。
因为组织人和准备工具器械还需要时间,因此王霄贤他们就找了个拖拉机先赶回来了。
南岭镇和甘川县的救援队伍正在赶来的路上。
张国梁挣扎着坐起来,让王霄贤带人去查看水库和公路当前的险情和杨张飞马三狗开凿原来排洪道的进展情况并且向他及时汇报。
几个人要把张国梁抬进水库管理所,但张国梁坚决不依,他只叫那几个人帮助自己往堤坝较高的没有水的地方挪了挪,就指着这几个人说:“你们快去,看那个地方缺人就往那个地方去!”
这会儿风停了,雨住了,但险情更严重了。
从水库堤坝上往下翻的水更大了,开始只是像碗口粗的水,现在更像多少个脸盆向外泼水。
最早他们看到的被他们修好的坑洞地方的公路全部垮掉了,那地方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个深一丈,直径七八尺的大坑,水库底部已经没有丁点儿泥土了,最早修水库时在混凝土下边夯实的三七灰土基础已经看得见了,裸露着的混凝土石块上,有几处开始渗出细细的水流……
开凿原来排洪道的工作也遇到了困难,在堤坝内水下工作的杨张飞等六个人有四个出现了发冷打颤恶心的状况,仍旧坚持在干的杨张飞两个人也累得抡不起铁锤了。
在堤坝外边施工的马三狗这一组在开凿进入到三米时,忽然发现横着的五根八号钢筋,大大的影响了施工进度。
马三狗他们只能用老土的手工钢锯锯断钢筋,从出现钢筋到现在时间过去一个小时,才锯断了三根钢筋。
眼看着这样下去,发生巨大危险是很难免的事,但以张国梁为首的人们依然在坚持,在努力。
张国梁又从强壮的人里挑选了能下水的人替换杨张飞一班人。
张国梁让人把自己扶到了马三狗他们施工的地方,指导马三狗几个人加快速度。
就在张国梁他们抢险工作十分艰难水库险情万分危机的时候,南岭镇救援队赶到了,他们带着三辆拖拉机和五十多个强壮男人,他们一到水库,立即组织人用麻袋装满泥沙石头,将装满泥沙石头的麻袋码在了堤坝边上,增高了堤坝高度,一下堵住了水库外溢的流水。
接着县救援队也到了,他们开着几辆大汽车,一百多人带着很多抢险救灾物资和设施设备。
县救援人员中的机械师,很快地将排洪道的轮轴修好了,轮轴转动,闸板上移,水库里不该阻拦的水优如万马奔腾,震耳欲聋,向堤坝外倾泄。
一个小时后南岭水库的危机已经基本解除!
县镇领导这才一边抓南岭水库抢险救灾的后续工作,一边看望慰问张国梁王霄贤杨张飞马三狗和大巴车上所有自主救灾人员和司机乘客。
张国梁已经被人送到甘川县医院救治,两级领导手握着王霄贤杨张飞等人的手,一口一个谢谢,一口一个非常感谢!
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都是张大爷,要不是张大爷,南岭水库会出大事!”
听到他们反应后县长说:“我们早就知道张国梁的优秀事迹,张国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脊梁,是我们的时代楷模,是我们的英雄,我们不仅要赞美他,而且要宣传他,学习他。今年国家推荐全国劳动模范,我们已经把他的先进材料报到了省上,我们期待他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国家最高荣誉表彰,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当夜十一点钟,水库泛起的碎浪拍打着堤坝,仿佛在为从惊险中挺过来的自己哼唱轻漫的歌曲,更像为人们抢险救灾的胜利而流出的赞歌。
当压路机撤出路面,让在一旁的时候,那辆被困十多个小时的大巴车终于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重新启动。
沾满泥水的车轮碾过抢修后的路面,载着一车乘客,更载着一位老兵半生的传奇,继续向着大山深处的云边村蜿蜒而上。
张国梁用半生时光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誓言,而这一天的经历,更让人们读懂了人民子弟兵与百姓之间血浓于水的情谊。
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老兵的坚守,更是人民军队代代相传的精神丰碑。
这样的凝聚力,是民族复兴征程上永不熄灭的灯塔,照耀着亿万中华儿女携手奋进的壮阔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