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借用水木丁老师的书名。
昨天就范雨素走红网络,谈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今天看到几个意见领袖的观点后,不由地想再谈一谈,因为我发现这个事情已全然跑偏,大家关注范的标签多过她的文章。
范雨素之所以走红与自带的“初中毕业、农妇、离异两女、育儿嫂”标签相关,当与“写小说、爱看书、写了十万字”相结合后便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令大众哗然。很显然,农妇写小说,居然写得还很通畅,这个核心的戏剧冲突,成为事件得以迅速传播的要点。
观其意见领袖们的发声,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范雨素行文不真诚,以消费苦难博取同情,有炒作之嫌;
二、范雨素文章写得很棒,看哭了,很感动;
三、如果范雨素这样的文章也叫作品被称为作家,那简直是对文学的挑衅;
四、认为范雨素写得好的,都是高高在上的同情,同情实则是另一种歧视;
对上述四类,我稍作解读:一和二可算同一纬度,好或不好来自主观感受;第三类从文学专业度出发,认为一个打工农妇的文章能点击超300百万次,受欢迎不代表就是正统文学;第四类是从人性出发,煽情无处不在,不要被牵着鼻子走。
好了,综合这四点,我如实谈一下我看罢范雨素那篇《我是范雨素》之文的感想。
在昨天推送的文章里,我率先交待了我第一份工作是杂志编辑,并且接触的作者不乏像范雨素一样出生底层心怀梦想努力笔耕的人。我之所以交待这个背景,是想说,当我事隔10多年后再看到类似的人写的类似的文,从某种层面我已足够冷静与客观,不会像第一次读到文章的网友,激动飙泪到无以言表。
昨天我看完《我是范雨素》一文的主要印象,文字通畅不生涩,前后衔接自然。能做到这一点能看出作者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与练笔积累,行文平铺直叙未见所谓的技巧,也正因为无技巧,丰厚的故事撑起了整篇文章,生活的阅历与所感所想,有时超越技巧。只要有足够的生活感悟,将细心观察诉诸笔端,哪怕平铺直叙,也是一篇具可读性的作品。
此事件最大的争议便是:什么是习作,什么才是文学作品。
很显然,我们平时在电脑上临屏而作的一字一句,在某种程度上均日常练笔的习作,包括范雨素这篇超300万点击的红文亦是。即便如此,即便离真正的文学作品尚有一段距离,我们真的需要划清界线面露鄙夷吗。
从文学大的范畴来讲,本身便具备不同的层次,很难说谁写的是真文学,谁的是假文学;亦很难说谁是真作家,谁是假作家。再者,将所有的精力以甚为苛求的态度来讨论界线与划清界线真的有意义吗。当我们津津乐道于一个孩子能把白云想象成棉花糖,四处转发一个小学生的诗句时,我们说过“这不是文学”之类的话吗。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不是文学到底谁能说得算呢。谁可以担纲这个分门别类的裁判呢。
这世间,我认为唯一可以胜任者,即时间。
一篇文章真的好还是当时仅因对作者身份之猎奇而引发的关注,唯有时间方可定论。我们太看重自己的发言权,言论自由的时代,我们太想急于下结论,当裁判。
就目前来说,文学并非高高在上的神物,人人伸手即可摘星,只要你拥有这个梦想,并为之努力前进;是否具备文学性不重要,有争议也不是坏事,市场决定一切,每篇文章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命运,时间明晰所有。
所以,面对范雨素的走红,我们到底是怕什么或爱什么。
那些怕与爱又真的如此重要吗。
夜已深,前路漫,让我们于尘嚣满天的盛世,拥有一份来自自己的思考。
让我们慎用评判权。
不必拔高毋需踩低,让我们即便合而不同,仍能相互祝福。
因为只要你活得足够久,时间会告诉你所有的答案,如果那时你仍念念不忘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