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日热点:朋友圈刷屏《我承认,我们是有组织攻击马蜂窝的》
老实说,这篇推文我都不想点开看第二遍,在我眼里就像个傻X理直气壮在撕喊:“你看啊!马蜂窝在到处搬评论!!”
难怪有人说:“撕逼精彩,能够吸引我看下去。”
拜托,不要吵架围观,思考一下背后的逻辑好吗。。
试问哪一个从事运营、文案、策划、设计的人,没有“搬过砖”?
平台运营前期,没有人手资源时间,没有经验实践心得体会,业务要快速做大,自己要快速产出,只能整合各平台甚至外网的资源。
敢问你自己的人生工作经验,没有“借鉴、照搬”过别的平台内容吗?
小到小时候写作文、抄同学答案;大到大学时,参考毕业论文文献;到现在工作时,借鉴成熟的对标方内容方案或技术。
各音乐平台歌曲的评论会类似,各音频平台的节目介绍会无异,各电商平台的产品介绍/用户好评更会雷同…除了版权方提供的资料,就不能从其它平台补充资料了吗?他们都错咯?
经过这件事,我得到的教训是:
PGC、UGC,哪怕是用户生产的内容,版权属于该平台方,要照搬使用需要该平台的授权或认可。
马蜂窝错就错在:
没脑子照搬,“抄袭”的时候都不改一下,看吧,“查重”被查出来了吧。
哪怕是调换个顺序,更换个措辞,检查下逻辑关联,都不至于如此。
我尤其是不赞同,从事互联网运营的人,转发支持这篇文章,大姐,你是搬起石头砸自己饭碗吗?
试问,假设以后不能“照搬”内容了,所有的内容都提倡你自己深度原创…OK,我有这份心,公司有这个时间等你写到焦头烂额吗?公司有这个资源支持你去亲自体验使用吗?名企大咖名人明星,你有资格去亲自访问了解吗?
所以,我不赞同“抵制”马蜂窝这家公司的原因是:
你告诉我们,马蜂窝是错的、资讯泛滥照搬是错的,但是却没告诉我们,用怎样的渠道资源才是对的。
不止马蜂窝,很多内容方、企业、自媒体,都是靠这样的方式做起来了。我想到深夜发媸早期的10W+,是整合了一篇“顾城”还是“海子”的诗集。照您的逻辑,深夜发媸在那时候就该被打压下去,因为她抄袭,她没有拿到作者或出版方的授权。
与其说马蜂窝抄袭,不如说马蜂窝整合了资讯内容。还是那句话,整合的过程没脑子,一味求快没关注质量。
几乎内容运营行业都是这样,如果您看不惯有意见,那我巴不得您邀请我去做深度原创——花钱上课、买机测评、旅游体验、采访报道…创造一手资料,谁不想啊!有钱吗?有资源吗?
如果没有做不到的话,那就先做到、做好目前能做的。
嗷,真是气死我了!!!怎么会有这么傻X的人,关键是还有那么多人站队!!!
好了,说说自己……
2、一篇看似很简单普通的文案,4天我改了7遍,且未完待续…
一点都没有要抱怨的意思,是想反思总结每次修改的原因,一篇看似简单,全网都能找到类似同款的活动宣传页面文案,背后还是有许多的不易,至少我第一次做起来是。
我把这暂且当成是:新行业、新岗位、新团队,3者的磨合哈。
第一次修改,是大改,是因为:风格定位的磨合和不同。一是形式,二是措辞。
内容形式上,我还是停留子在原本舒适圈、适应圈,当它成公众号长篇推文那样来写,有很多文字句子,2300多字。
措辞被指出是大问题,我写得都太“飘飘然”,没有实际的内容(好处、收益),全都是类似于鸡汤类的矫情词语堆砌。这就是情感鸡汤吴青峰看多了的后果,这类内容确实有受众,但要考虑呈现的受众、平台、目的等等。
第二次大概找对了感觉,修改的原因是:活动规则搞错了。
这个要说到是团队内部沟通交流的问题,先不说我是中间进入这个活动的,前因后果不是那么了解了。很悲催的是,一个活动,我认为,是先把活动方案资料写好,比如确定的规则先有了,哪怕它是一个简易的PPT,WORD也好。
然后我始终感觉这个活动规则不是很明确,参加过一次会议讨论,问同事A是这个答复,问同事B不确定不知道…又不想惹麻烦,去找领导要资料(因为我认为,是我应该给领导资料,而不是领导给我资料的…)所以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规则,相当于自己擅作主张,把规则定了下来。
然后就被说,这个规则应该是哪样哪样的,怎么怎么改…
这是我预料中的啦,我自己写出规则、答疑这些,就是想要明确好,规则的呈现形式是什么样子。如果前期别的同事没有写好或明确好,我觉得在我这里修改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不要觉得是我傻B就好了。。。)
第三次改,是因为:细节、噱头、卖点的提炼。
这个还是要感谢我老大吧,其实我自己都没有提炼出精华,都是他说,然后我按照他的意思写上去了。
希望他不要怪我,自己的反应力比较慢,难以脱口而出金句。促销类的词语词典也比较匮乏。
而以上的缺点,还是要多看多写啊。
第四改,主要是因为:排版、逻辑。
就是我还是用的word写,虽然其实已经费了心思,画好了标题栏、卡片栏等等,但是还是和产品经理的页面需求有出入。
然后就按照产品经理的调整,改了改,老大也告诉我,要考虑下以后文案的呈现形式和逻辑,不然用户会摸不着头脑。(老大你看到了吗,其实你每次对我说的我都记住了!!)
第五次改,是因为:产品(商品)内容的变换。
我也是醉了,这个要促销的“商品”和“供应商”,难道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比较好吗(笑cry的表情)。。但是我一点也不会怪罪这样的工作逻辑有问题,因为我自己也不是一个成熟完美的人,大家都需要互相包容,比心心爱你么么哒~
然后我又去根据另一个“供应商”的资源,重新梳理分类了一下产品和描述推荐语。可能中途要对比下两者的差异。
当然,以上的大改之中,也包含了许多小改了,反正我新建的文档是命名到“第7版”,我觉得每次改动之后,都能发现问题,能都看到逻辑,就是有意义的。
可能之后还会有:定价、主题、时间等方面的修改,我只是希望改了这么多遍,老大不要觉得我做事不利索……
那么问题来了,看完以上的你,这篇文案,看中的是文采,还是逻辑?
其实我蛮心虚的,我觉得自己的文案辞藻能力还没有到能让人惊艳的程度,逻辑也似乎折腾了很多遍。
不知道如果是其他人来了,会把这个流程减少到几个步骤?但我自己是希望,未来我自己能够上手熟练,流程控制在2-3遍甚至1遍,把逻辑、措辞、规则、商品等都理清~
3、今天工作还有2个小教训。
第一个是我老大过来跟我说,我和我旁边的人之间,可能要安排再多坐一个人,就是2人位的工位坐3个人,他在我们这看能不能坐得下。
其实他是在问我的意见,需要我回应。其实我内心好想爆出:“啊,你有没有去看看别的空位啊,那边还有挺多空位的。。。”
但我霎时间觉得不该这样指手画脚,或者他其实已经看过很熟悉位置了,所以我就回了:“啊,那可能要把这盆花拿走”(就是放在工位之间的绿萝)
哈哈哈哈,多么有气无力的回答。。然后他好像就觉得我同意了吧,其实人家哪是要你同意,已经想这样安排了,过来告诉你一声,意思意思问问,显得礼貌一点。。(这是我现在在写回顾才意识到的)
然后他就问我旁边的同事,说下周可能实习生要和我们一起坐之类的,还在解释的样子,说新来了个XX,实习生一三五来上班…没想到!我旁边的同事!一口!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就是没有经过思考的那种:“可以啊可以啊,坐呗!”
我的妈,这爽快的态度让我震惊(可能是因为我东西多又不想挤)
然后想想啊,男人的思维和女生的思维真的不一样,久经职场和我这种还是有菱角的人,处事也真的不一样。
我以为我自己变得听话了,在“服从”这一点已经进步了优秀了,甚至成为我的优点了。其实哪知道,这只是个职业基本素养。
然后另一个教训就是:永远不要催促你的上级。。。。。对不起我今天又犯错了,流汗。。。。
4、行业万变不离其中。
我现在身处“知识付费”领域,以小看大,或许整个“内容”领域都不过如此。
如果说是同行业(知识付费),或是整个内容领域,我是这样看的:
1、课程、课堂,如:网易公开课、TED演讲、腾讯课堂…呈现的是【视频】
2、音频、有声阅读,如:喜马拉雅、蜻蜓FM等…呈现的是【音频】
3、文字,如:有书、掌阅、当当云阅读、微信读书…呈现的是【文字】
4、在线教育,如:作业帮、百词斩(就是背单词、考研、少儿教育那些)…看中的是【人机互动】【人人互动】【社群互动】等
每一种板块之间都会有交叉,内容行业,不外于这些形式做文章。
不过!!专门以【图片】作为知识内容呈现的平台,貌似很少诶~一个吗?单向历吗~?
好了,时间不早了……
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不外于:丰富的阅读量,再加上自己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创作能力~
学习标题:
1、看过100本爱情小说,最想推荐的还是这本。
2、眼睛累了,听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