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作业设计评价,对作业完成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十分关键。重视作业的及时批改、讲评和及时反馈,能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有效提高学习质量。艺术学科的学科特点,也赋予了作业评价个性化特性,其个性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让作业评价 “美”起来。艺术作业评价要以审美为核心,评价标准要紧扣学生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标准上来。作业完成的习惯,书面作业、口头作业、表现创作作业评价都要围绕审美观念与审美意识,具体表现在作业的呈现美,表达美,表现创造美等方面。以美术学科为例,其造型表现类作业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完成作品的各种习惯,也要关注学生完成作品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及完成作业的互助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关注作业本身的质量,充分发挥艺术作业评价的“功能美”。
让作业评价“立”起来。艺术学科作业,应该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地基,建立立体评价机制。“横向评价”机制,建立各级体系的对比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横向对比功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纵向评价”机制,要建立个人周期阶段性发展评价,从学生作业能力变化、作业态度转变、作业质量提升等方面,植入智慧化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科学地衡量学生发展。
让作业评价“活”起来。作业评价应以教师评价为主,嵌入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社会实评,实现评价主体多元性、公平性,科学地发挥评价功能,让评价注入更鲜活的生命力。依据作业类型的丰富性,对作业讲评的类别和方式也需要教师个性化设计,采用典型讲评、对比讲评、综合讲评、作业展示评讲等方式予以综合实施。同时,通过平时和期末绩效考评的方式,分时间分阶段量化作业质量,激发教师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
让作业评价“亮”起来。艺术学科作业因美而美,作业的呈现方式必须有美的基因,且具有吸引力和创造力。因此它的评价也应该有舞台展示效应,让作业不仅美 更要亮起来,让学生的作业通过评价变得充满激情 充满能量。如音乐才艺展示即是评价,美术举办的画展即是评价,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素养得以提升,品德得以锻炼。
教育改革的战场上,我们要敢于突破、敢于创造、敢于实现、让作业设计成为每一颗“沙粒”蜕变“珍珠”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