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江住了十多年了,一直以来只是我吃饭睡觉的落脚点。我像是过客,不曾对它有深入的了解。
其实中山西路那条老街在我最初来松江的时候就去过,那应该是在2005年,那是那里开满了各种小店,鞋子店,衣服店,等等。价格偏低,质量当然也是非常凑合。我的印象就是:一条小破街,充斥着嘈杂的叫卖声。
再后来是偶然经过永丰路与中山西路路口,看到有些年代的房子,觉着这里能保留着这么有历史感的房子应该不是一般的地方。
1.
最近开始把目光投向大仓桥文化。然而真正仓桥在哪里,我这个外来客还是费了一些周折才找到找的。先是绕了个远路去了一个叫仓城影视基地的地方,然后绕道玉树路看到了灌顶禅院,越过灌顶禅院,猛然看到孟姜女亭,以及旁边的五孔石桥,也就是我寻找已久的大仓桥。
原来“大仓桥”之所以称为大仓桥,真的是有一个桥存在的。
立在大仓桥上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仓桥文化美景。两边是临河而建的古宅,有些已经落魄,沾染了时间的影子。
我们常常羡慕居住在古镇的人,没想到在自家不远处也能偶遇这样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景色,也算是意外之得。这里没有热门古镇的嘈杂,更容易与历史对话。
站在大仓桥上,我不觉湿了眼角,是什么让我感动?我说不清楚。人类的生命是短暂,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不过是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
而我站在经历几百年风霜的桥上,看着百年前已经存在风景。时光交错,我不曾见证百年前的繁华,却在百年后站在这见证百年前繁华的桥上,看着或许与百年前无二的景色。这时一场与时空的对话。
人们对于超过自己寿命限制的物品总是格外的有感情。古人已经化为无,留下的只是他们生活过的痕迹。
这桥,这景色见证岁月沧桑,历史变迁,却全归为沉默。今天的沉默和一百年前的沉默并无不同。不同的是,它们身上布满了时间对他们的雕刻。
望着绿悠悠的水,我真想泛舟旧市河上,带我穿越可好?
2. 陆氏雕花楼
跨过大仓桥,走在中山西路上。会看到很多老式样的房子,很多上面挂着牌子“康氏宅(民国)” ”包氏宅(民国)“ “凯氏宅(清代晚期)” 等等。
绝大多数宅子已经无人居住,在时间的摧残下已经破旧,门口已经封上无法进入。
杜氏雕花楼也在这里,在你漫无目的溜达时猛然出现在眼前。牌子标示着“免费开放”的字样。再往里嵌在墙上的石块上刻着“杜氏雕花楼”。
杜氏雕花楼据说时民国时期松江区区长的家,有三进院子,雕花楼在第二进。
第一次偶然遇见甚是惊喜,大门敞开着,里面却不见一人,格外清静,处处透着江南人的讲究和精致。太清静了,又加上是个阴冷的天,走到第二进的雕花楼就匆忙退出去了。
第二次去选了一个阳光灿烂,万里无云的天,这样总能把自己心中阴暗驱赶走了吧。
到了门楼,依然是无人,到了雕花楼那里,我又退了回来。在沿街的屋子里踌蹰。这时有人进来,我问里面有人吗?他们回答里面有人。
我壮着胆子往里走,竟然发现雕花楼后面还有一进院子。不过里面确实没人。往回走时,遇到其他闲逛的才安了心。
中山西路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样子,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闭,门口已封。只有少部分店铺开着维持着惨淡的经营。几处古宅正在进行着修缮工作。
或许不久后大仓桥将大放异彩,不知还能否寻得到今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