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基础-个人存款业务

个人存款业务是银行吸收居民的闲置资金形成的存款。储蓄存款是银行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起到调节货币流通和稳定市场的作用。

1. 活期储蓄存款

储户在每家银行办理个人存款业务之前都要在银行先进行开户,一般都是先开银行客户,再开银行活期账户,活期账户目前主流的是个人一类账户、二类户、三类户,表现形式上一类户一般就是我们常见的借记卡以前还有活期存折,不过目前活期存折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二类户、三类户就是最近两年央行推出的电子账户,主要是为了解决线上购买理财、发放贷款等业务的开户便利性、还有小额支付。二三类户可以理解为受使用场景限制的借记活期账户,但是这类电子账户解决了用户临柜开户的问题,用户可以通过线上完成开户工作,便利性提升了很多。

活期现金存入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银行资产增加为借)

​ 贷:活期储蓄存款--XXX存款活期户(银行负债增加为贷)

活期支取会计分录:

借:活期储蓄存款--XXX存款活期户(银行负债减少为借)

​ 贷:库存现金

活期存款和支取的会计分录都比较简单一般就是库存现金和个人活期户之间的借贷关系,如果涉及到全部支取并销户则会增加一个存款利息支出户的会计分录。

支取并销户的会计分录:
借:活期储蓄存款--XXX存款活期户(银行负债减少为借)

​ 利息支出--活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户(银行负债减少为借)

​ 贷:存款现金

2. 整存整取储蓄存款

个人的整存整取其实和对公定期存款是一样的,会计分录也雷同。

整存整取定期个人存款存入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

​ 贷:定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XXX户

整存整取定期个人存款支取会计分录:

借:定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XXX户

​ 利息支出—整存整取XXX户

贷:库存现金

3. 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是目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非常火的一种新型存款产品,这种智能存款产品目前监管也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态度,属于各家行都在探索的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智能型存款的具体产品形态为定期存款产品的整存零取,但是在支取的时候可以支持根据不同的存期进行靠档计息,举个例子:用户存了5万元智能存款产品,产品约定存满一个月支取金额按照4.0%计算利息,存满2个月按照4.2%计算利息,存满3个月按照4.5%计算利息,用户在满一个月的时候支取1w,那么这1w就按照年化4%计算利息,如果用户在满两个月后再支取1w则这1w按照4.2%计算利息,依次类推。

虽然看起来产品形态不复杂,但是这对于会计记账核算和科技系统计息的要求就非常高了,正常的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负债账户计息都是在核心跑批的时候按照账户日终余额先进行计提,计算出每个账户的当天的利息并在应付利息会计科目记账,到结息日再进行结息操作,因为传统的定期和活期负债产品的利息都是固定的,所以会计分录就是之前提到的这些,比较简单,系统实现也比较简单。但是为了满足智能存款产品,会计分录和系统设计都会比较复杂,在用户提前支取的时候需要对按照原利率计提利息进行冲销,再根据这比支取的时间计算存期并根据产品之前和客户约定的利率靠档计息,需要实时计算出应付利息,再实时将支取本金和应付利息划拨到客户活期账户。

智能存款提前支取会计分录:

1)冲回按原利率计提的利息

借:个人整存整取存款利息支出(红字冲销)

​ 贷:应付定期存款息(红字冲销)

2)靠档计息

借:个人整存整取存款利息支出

​ 贷:应付定期存款息

3)转入客户账

借:个人智能定期存款

​ 应付定期存款息

​ 贷:个人活期存款

智能存款只有在提前支取的会计分录会比较复杂,存入和到期支取都和之前的整存整取一致,如果大家能理解智能存款提前支取的会计分录,那么对存款业务理解的也就比较透彻了。

4. 其他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还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大额存单等等,但是这些负债类产品目前使用量都很小,交易量也是非常少,很少有用户去使用,而且他们的会计分录也和之前介绍的差不多,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个人负债类业务,重点介绍了活期、定期整存整取和智能存款,其中智能存款是目前银行推出的最有竞争力的存款产品,但是其对科技系统的要求也比较高,从复杂的会计分录就能体会到业务的复杂性。两篇文章介绍了对公和个人存款业务,接下来两篇会介绍贷款类业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