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3日
说做咱就做,碧玉妹妹开始学习蒸馒头(馒头我只蒸过一次),今天我首秀学做桃酥。按着桃酥的配料要求,一一加入,啥也不差,只是把核桃仁改成松子仁,一共烤了两拖盘。形状实在是太难看,吃起来不能说好吃还是难吃,只能说:凑合吃不至于扔掉。
儿子还算配合工作尝了一个,评价说:闻着挺香,吃着一般。我说:不能和买的桃酥比,那样对初学者不公平。老公晚上回来,我让他也尝尝我的“作品”,他说吃过饭了,吃不进去,结果硬是一口没尝。我没说错他,就这么不配合,对别人的劳动没感觉。
我总结一下我做的桃酥,酥度不够,所以比较硬。就是原料的配比不精准。我就是大约母地配料,什么这几克那几克的,根本无法称量。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了。现在我还缺少些必要的工具,看来干啥事都得置办装备呀!一点一点来,真有了兴趣再配也不晚。如果一下配全了,我又不做了,老公该“讽刺”我做事心血来潮半途而废。
记得我俩恋爱之时和刚结婚之后没有孩子那段日子,我利用节假日及寒暑假去服装学校学过裁剪和制作。当时流程都学会了,就是不熟练,需要不断实践才能从新手到成手。做了几条裤子,裙子还有衣服等。由于非常喜欢,所以学的挺投入的,置办了一些专门用具和书籍。
后来有了孩子再也没时间整那些,于是“刀枪入库”。那时学习日本原型服装设计裁剪,一期学费就360元(我当时每月的工资不到200元)。我还同时兼学了一期制作班,多少钱记不得了。其他学员都是待业没工作来学吃饭手艺的(类似蓝翔技校的培训),我是为了爱好来烧钱耍票的。九十年代初期,家家都不富裕,一般人舍不得花那么多少钱培养爱好(生活还紧吧呢),老公没阻拦(这里夸夸他)。
多少年过去了,每当捣动东西时,偶尔看到我当年那些家把式,老公就揶揄说:学了一溜十三招,现在咋啥也不会做呢?我说:比没学还是明白点,我要是当年待业没工作,现在一定从事服装行业,兴许还是某制衣企业的大老板呢?老公“恶狠狠”地说:不吹你能死呀?我说:假想一下“成功”过过嘴瘾还不行?
真不好说换一种活法是什么样的,当年我在服装学校学习时,可是学的比较好的学员之一(接受能力强),尤其画裁剪图画的好。咱是数学老师出身,有画几何图形的功底,比例换奔儿溜啊。那时开个体服装店特别流行,结婚都做衣服穿。现在人们都买衣服穿了,所以没人学做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