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学第一百零一天,上课第七十九天。
在家窝了一天,除了傍晚去给小李送饭放下风,一整天连大门都没出。要不是送饭,真就名副其实的宅女。
在家的日子看似很闲,事实上也没闲着。上午趁着阳光正好洗洗刷刷,整理整理屋子,顺便打开喜马拉雅听听书,反正不花钱,不听白不听。虽然是租住的房子,也要打扫的干干净净,理得整整齐齐,住着才会舒服。整理书桌时,随手翻开一本旧书,其实也没多旧,去年疫情期间买的。话说回来磨铁书籍的质量是真的好,看起来还和新书一样,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有点贵。书中夹着一张老照片,十年前和妹妹去湘西凤凰古城拍的。时间倒回十年前,我们站在虹桥边,拿着傻瓜相机把沱江,吊脚楼,万名塔一起拍进去,这景几乎成了每一个去凤凰的人都要拍的景色之一,甚至可以说是经典款,随便怎么拍都非常入眼。想起沈从文的《湘行散记》里,关于沱江上,吊脚楼的一幕幕再次浮现,这时间呐过得飞速,嗖的一下就没了,转眼已是十年。看着这张照片,想起和妹妹两个人的旅行,甚是怀念,不知以后这样的机会还有多少?恍惚中好像又听见先生在说:“自己不应当翻阅历史,温习历史。在历史面前谁人不感惆怅?”是的,往事忽上心头感慨万千,三年后小李毕业我又自由了,而妹妹即将步入我的后尘生儿育女,未来的十几年,估计我们很难再约着说走就走。想念湘西,想念回不去的旧时光。“这么多年,凡是我到过的地方,我对它总带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眷念,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曾在自己的文中如是说。
中午小李回来,告诉我她以为物理没及格,居然及格了,好多人不及格。她有些沮丧的跟我说:“妈妈,有些人明明不写作业,考的比还我高,我是不是笨啊?”“不会的,要相信天道酬勤,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再说人家不写作业不代表不认真啊,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吧。一位大学教授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时,有次数学考试考了五十九分,而班上有好几个一百的。于是孩子非常伤心,教授却笑着跟她说:你应该高兴啊。孩子不解的看着爸爸。教授问为什么要考试呀?考试不就是要让你发现自己错误的地方吗?你看你收获多大,找到四十一分没有掌握的地方,可是那些考一百分的什么也没找到。你是不是比他们有收获呢?于是孩子立马收起沮丧的表情,以坚定的目光注视着爸爸,饶有信心的告诉爸爸她知道怎么做了。”小李听完,轻声感叹:“好有智慧的爸爸。”我没有再接话,她已是高中生自会明白其意,不需要我讲太多。
吃饭时,她说现在每天都要阅读真好。我问她每天阅读,在什么时候?说是晚饭后上课前,将近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大家都在阅读。还告诉我,那谁带了一本《名人传》去,被其他同学抢着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书,写了三个人物的传记,你要不要看,你要看的话我回去拿来。”我问她。她轻轻地说:“我暂时不要,手里的《行者无疆》没看完,我想先把家里余秋雨的书读完起。”“也好,什么时候想看了告诉我,我回去拿。”我心里很高兴,就算是硬性要求又如何,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就好了。西塞罗说过“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好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命运。正好双十二快到了,我要去淘点宝贝,我跟她说她们语文老师建议古文方面可以去读《古文观止》,我已经加在购物车里了,顺便还买了几本书。她没吱声,我想她是乐意的,若是不乐意早就大声抗议了。后来她说她要淘点草稿本啊,笔啊什么的,我让她加好放在购物车里,学习用具该买就卖,反正双十二多少都要贡献点,也是拉动内需嘛。不得不说电商的崛起给实体店的生存带来太大的压力,特别像我这种不爱逛街,还爱沾点打折的小便宜的人来说,网购确实是方便又实惠。
下午一酷爱看书的大神说挖掘机的声音太吵了,根本静不下心来看书。我说再吵也比我这里好,我这对面工地施工从早到晚,楼上楼下还在装修。他在感叹缺少一个好的看书环境,我建议他可以试试读书。我就是采用这样的办法,太吵的时候我就读书,读出声来,因为读出声必须要心,眼,耳在同一频道上,这样就可以忽略掉外界的干扰。他说他的普通话不标准呀,哈哈,这有什么关系,反正是读给自己听,怕啥?再说了,就算隔壁有人听见又怎样呢?借一句当下时髦的话:只要我不脸红,脸红的永远是别人。
开学已有三个多月了,不知不觉我也写了百把篇日记。每天记录着日常的点点滴滴,开心的不开心的都有,待日后再拿出来重温,这些即是暖暖的回忆,也是暖暖的幸福。
师傅曾说我以后要当作家,那可不敢想,货真价实的“坐家”还差不多。每天坚持记录,不为别的,一来自己喜欢,二来留个纪念。也许将来小李看过以后会笑着耍赖:“妈妈,那时的我怎么可能是这样子的嘛,你可不要坏我形象……”
好好的将这一习惯坚持下去,直到小李高中毕业,做个与时间赛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