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文章开篇列出对方的论据(自夸地大物博、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进而指出,自夸地大物博和希望着国联是一种“他信力”,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是一种“自欺力”,因此这样的论据是无法论证其论点的,从而有力地反驳了对方的论证过程,这一过程采用直接批驳的方式。接着,鲁迅先生以“自欺力”过渡,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然后从古今两线,粗略列举堪称“中国的脊梁”的自信之士,证明中国人并未失掉自信力。这后半部分,通过正面立论,间接批驳了对方所提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观点,从而宣告了对方论点不能成立。
结合单元目标,学习本文,有三个要完成的学习任务: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3.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在今天的第一课时,完成了前两个学习目标。关于文章写作背景,课文“预习”第一条已明确指出:“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一些人对抗日前途持悲观论调,为此,鲁迅写了这篇文章。同时,在课下第四条注释中,引用了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这两则助学材料,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及时关注到,对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和观点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于文章的行文脉络,引导学生边读文边总结,读文结束,文章的脉络图也清晰呈现:对方论据(1段)——对方论点(2段)——对方论据和论点的不对应(3——5段)——作者观点(6段)——作者论据(7、8段)——结论(9段),这样,作者的论证思路也初步出现在学生面前,顺利解决掉了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
结合本课,了解驳论文的相关知识,在朗读中体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将是下一个课时的主要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