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兴致,想聊一聊近来的一个相亲男子。
男生长我四岁,不同意80后的说法,只认定自己是85后。身材高大,一米有八。丹凤眼,眼下有泪痣。男生工作不错,家境不错。尤其在北京三环有房,虽然不明确告知方位(反正我也分不清)但至少说出“三环”,还是能让听者虎躯一震的。
见面前在微信上聊天,感觉男生说话很讲究,比起见过许多愣头青而言,可以说情商不低了。比如问我是否已买房?我说现在只是租房而已。他立马反思,说“现在不是租房就是买房。以现在的形式,租房太正常不过。是我太糊涂问了不该问的。你别多想。”我坦诚,没什么好多想的,你问我答,实话实说。虽只是网上聊天,但能照顾他人心情不显得侵犯,并不容易。但见面后,我才越来越发觉或许男生对我的好态度,只是出于对我的“误会”罢。
吃了一次饭后,几乎没什么后话了。也不知是否我现在渐渐对自己信心上涨,并不认为我“见光死”。男生突然的冷淡,让我不知道是不是言语有失。
某天他突然发信息问我的家境。我好奇几天没音信,现在怎的突然来“查账”。就说,“那不如你先自报家门啊。”他也不扭捏,我自然如实奉告。他说“你别多想啊。了解相互家庭是两人进一步发展必须的事情。”我说:“没错。这是应该,我没多想什么。”
再后来,我问男生是不是我哪里有问题。男生直接问:“你觉得我怎样?”我不太好意思把我的对他的第一映像和盘托出,毕竟对一个人的认识不该只靠“第一映像”来盖棺定论。虽然他让我感觉有跟身材和“(北京)纯爷们”相悖的“娘气”;虽然他不喜欢咖喱、榴莲,拒绝一切感觉“怪”的事物,包括去尝试;虽然他喜欢看那些大多数人连在手机上都懒得看的商业电影,但我依然认为该给自己和对方一个认识的机会,毕竟这些其实可能说明不了什么。
既然问了,我就说了对比其他相亲男感受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说话很小心,情商很高的感觉。他其实并不在乎我的答案是什么。因为我说了话,他才能接下一句。他说:“我感觉你很独立,有想法。跟你聊天很自由,也很平等。”说这话,是为了后一句的转折,这么多年的阅读理解不是白练的。很快“但是”就来了。“但是,我感觉你对自己家庭情况有所隐瞒,不够坦诚。但这其实才是两个人在一起重要的基础。”我认同后半句不假,但坚决不同意前半句。只见过一次面,包括之前两次几乎是陌生人的状态,我并没有很好的机会和心情来报备我家的户口。
该男生的表姐与我姨是旧识。也因为二姨帮过他姐大忙,让他姐总想做什么来回报。包括这次搭桥介绍对象。但不知他怎么误会我是“军政大臣”的女儿,遂在我的诚实中逐渐受到打击。虽然嘴上说:“怎么会没有机会再出来?”但拒绝之意已是“司马昭之心”。
我愿意给自己机会,是不想因为只看到别人的“一面”就对一个30多年的生命妄加评论,那未必太狭隘和自恋。但每个人对择偶都有自己认为“重要”的条件。是颜值?是身材?是家庭?是机会?是财富?是有趣又靠谱的灵魂?虽然我多少理解,这男生怕是在一点点了解我的情况后,期待值渐渐下降,并且从他习惯沉浸在“熟悉”“可掌握”的舒适感中,怕是感觉到我可能不似他原以为的“可控”,就开始变得趋利避害、避而不见。
任何交往都是相互的,更别说爱人,是要发展成最为亲密的一种关系。一个人怎么想,不起作用,重要的是两个人怎么想,是不是往一处想。如果对方早已在(潜)意识中对我下了判断,其实以后无论做什么都只是在应证他的认知和观点而已。所以这段在“娘哥”口中尚有发展空间的关系,早就落下了帷幕。而我把这些写出来,心竟然也腾出好大的空地。又能翻跟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