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和十一月,我参加了两次全程马拉松。对比这两次马拉松,为什么第二次差点没能跑完?
距离最近的这次是本月中旬的桂林马拉松。我差点没能跑完。这是我自己的原因,身体原因和心里原因都有。但是最终我还是跑完了桂林马拉松,尽管速度很慢,比半年前只快了十分钟,但是跑完了,我为自己高兴。
其实由于身体原因,医生不让我去参加跑步,尤其是马拉松,她那担心的表情,让我感觉真的不能。但是,我始终告诉我自己,去跑吧!尽力而为。
桂林马拉松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勇士,叫我怎能不感动?紧紧相连的长沙马拉松和桂林马拉松,在持续降温的恶劣条件下,几万个参赛的人,我居然碰到了四五个连续两天参加马拉松的人。那个双腿膝盖上下缠着纱布的年轻人,挪步迈进的坚强,一直激励着我。
对比两次马拉松,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月的那场马拉松,春风里下着雨,有些阴冷。那是第一次报名参加马拉松,我独自一人起跑。看着周遭激情澎湃、跃跃欲试的跑者,我心里发虚。我从没跑过马拉松那样的长距离。周围的人听说我没跑过马拉松,问我报的全程还是半程。我说,全程。好吓人!他们说,恐怖,太长。半程容易全程难。我说,没事,我跑得慢。
说实话,我没想到一定要跑完。我想试一下,挑战自己。提前两三个月报名,春节前后也很少跑步。距离马拉松之前我跑过的最长距离,是去年十一月线上app跑了一个半程马拉松。一个周六的上午,因为起床太晚没能赶上当地的迷你马拉松5公里跑。我吃完早餐独自去最近的公园,短暂热身活动,开始线上半程马拉松,不知道绕湖四圈还是五圈,app自动提示整公里数和每公里的时间,我带着耳塞听着音乐,慢慢地跑。三小时左右跑完,气不喘腿不酸。感觉还好。于是自己认为,可以去跑马拉松了。我所以为的马拉松,只是距离的挑战,我不要求速度。
在这之前我跟着以为跑友跑过七八公里,那也是我跑过的最长距离。我这行跟朋友说,我跑得慢,没事。他们也就不担心了。回想三月的马拉松,一起聚餐的朋友推荐喝红牛,我喝一口还是不习惯,方便面倒是感觉不错。那时对能量储备没有常识,就跟平常一样吃饭睡觉。只记得赛前两周不要感冒,我放弃那之前一个月内的户外活动和旅游,心想保持非感冒状态比较稳当。
身体健康,不担心多余的问题。带上跑鞋就上阵,那时想着自己跑姿和速度都还怎么入门,跑步的着装也没准备。穿了赛事委员会统一发放的短袖恤。担心天冷,我带了一件棉质长袖衬衫,拴在腰上备用,穿了宽松直筒厚涤纶休闲长裤。一看就是少跑步的造型。除了那双轻便的跑步鞋还有放手机可以听音乐用app报时间的腰包,其他装备一概没有。殊不知,将近六小时的过程中,下雨一到两小时,冷到有些僵硬,全身湿漉漉地继续跑,很慢很慢,不停地跑,脚底磨了两个血泡,腿不能弯曲走路,休息一整天,之后慢慢恢复走路。
十一月的马拉松,我觉得自己可以。从一两个月之前被一朋友拉上一起报名之后。我基本保持每周跑步三次左右,周末参加户外运动,主要是徒步或爬山。每次基本都是晚上跑步,一般四到五公里,速度还是慢。去测综合体质的时候,显示我心脏调节功能不够强,是跑步太慢,没能锻炼到心脏调节。速度需要提高。但是,我跑快了就累,需要更多学习和历练。我想练些肌肉力量进行辅助,速度提不上来,肌肉力量可以支撑。依然保持最基础的,慢跑累积。
可是我忘记了,跑前半个月不能感冒。一个不小心得了病毒性感冒,不够重视,恢复慢 又忍不住去爬山住睡袋不厚,着凉了,嗓子发炎加重。积极治疗,恢复好些了,赛前检查征求医生意见。医生说,不能长跑。我觉得还好,因为即使感冒我也慢跑,距离三四公里,身体不累,强度不大,吃饭休息都很好。买一条新的跑步训练裤穿上。米饭吃多点,我严格执行,体力保持好。
坚持在马拉松赛道上,无数的跑者和路边的观众,还有一路相互陪伴的朋友,都鼓励了我。跑到终点,第二次马拉松,感谢马拉松的氛围和那些经验者的分享。下一次马拉松,我还要继续跑。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3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