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关注的主题基本上都是消极的、负面的,比如精神病、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当然,心理学也是属于应用科学,应用科学就是面向问题的,心理学的发展聚焦心理疾病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发展脉落。后来,心理学家发现了这个现象,认为光是关注负面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心理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关注心理方面正向的现象,研究为什么有的人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于是,积极心理学诞生了。
人的心理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同样事物正面的消息与负面的消息,人们更多的会关注负面消息。这是心理学上的损失厌恶心理在作怪。
媒体、娱乐、新闻等信息源头,即使正面消息与负面消息各占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如果你去问看过报纸的人,很多人会觉得负面消息多于正面消息。曾经有美国的一个名校做过一个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一倍的负面损失,需要二倍的正面收益来补偿。比如你在股市亏一万元,后来你赚了一万元,从经济学上来看,你是不亏不赚,但心理学上来衡量,你觉得亏了,只有当你赚了二万元时,你的心理感觉才是平衡的。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很多人有意借用负能量来贩卖,从而实现赢利。往往一看标题,就让你焦虑得不得了,让你必须马上点开文章来看,生怕漏过什么重要信息而使自己遭遇莫名的损失。比如罗胖利用焦虑来贩卖知识;咪蒙利用毒鸡汤来贩卖观点。